第2部分 (第1/4页)

我那同学真是被感动的不得了:“那是一定。”逢人便说我那战友够朋友,光在我面前也念叨了不下十遍。

几年后,我战友生意越做大,开了自己的服装城,,而我同学确因经菅不善离开了倒腾服装这一行,进入了打工的大军。

直到前几天,我战友酒后吐真言,这事传到了我的耳朵。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经验与祖传

一条繁华的街道上新开了一美容院。富丽堂皇的装修如鹤立鸡群;让周围前几天还觉得是白雪公主的店面一下子变成了灰姑娘。

特大的灯箱广告霓虹闪烁,上面国内名家云集,这无疑是一个群英会萃的美容院。

*、隆鼻、祛脂、拉双眼皮、祛眼袋、祛疤痕,无所不能。百分之百的在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满意度。还没开业,各种渠道的广告病毒一样迅速漫延,让众多爱美名媛引颈企盼。

一开张,被吊足了味口的人蜂拥而来,美容院店里是水泄不通。

拉双眼皮的贾专家从一开门到关门,十多个小时没有闲的时候,连上厕所都是跑去跑回。为了节省时间,不到渴得忍无可忍决不沾一口水。一天下来腰酸膝软,筋疲力尽。

到了晚上躺在床上休息时还乐哈哈地啍着小曲,乐此不疲。钱点了一遍又一遍,点它千遍也不厌倦,点到手抽筋也不烦。

一个月后,美容院里仍门庭若市,天天爆满。或一家,或亲朋好友,个个嗓门直上云端,喧闹之声能掀掉房顶。服务员不再是笑意盎然地欢迎,贾专家也没时间拿手术刀。

伤口红肿,化脓,眼皮一大一小,双眼皮变成了疤瘌眼。做了不如不做,恢复原样成了不能实现的侈望。很多人悔得想找根绳子吊死自己。

美容院快成了精神病院,投诉信像雪片一样飞进了监管部门。

监管部门抽茧剥丝后发现,这里的专家连门内汉都不是。

“广告里不是说是这技术是家传的吗?”执法人员问贾专家。

“确实是父亲手把手教的,说一句谎话让天打五雷轰。”贾专家赌咒发誓道。

“有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上万例手术成功的经验,手术经验丰富,技术娴熟,这也不是虚构的了?”执法人员真想把这个肉烂嘴不烂的家伙暴揍一顿,以解心头之恨。

“一点也没夸张,成功的例数比这还多。”贾专家顺着杆子往上爬,没一丝悔意。

执法人员再也忍不住地高声怒喝:“你这么本事,为啥开张不到一月,顾客对你的投诉如泛滥的洪水,势不可挡!”

“虽然都是眼,我割的部位不一样了,人门的要求也高了。”贾专家继续说道,“以前我拉的是鸡眼,祛的是脚垫。后来发现拿镛刀的都能割*,咱咋也是家传的手术刀,割个双眼皮祛个眼袋还不手拿把攥。没成想这上边的眼比下边的眼金贵多了。难怪价格这么高,果然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温和县七河镇的吴大妈的手上不慎扎了根鱼刺。在家人的陪同下先到了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的的接诊医生大爷似的看都没看一眼说:“咱们这治不了,去大医院去吧。”

医生屁股都没抬便给打发了。

家里人打了辆黑车,火急火燎地赶到县医院。

县医院的外科医生检查后说:“虽然只是根鱼刺,也得切开,但不能保证完全给取出来。如果你们同意,给我签个字。”

一听这话,吴大妈和家里人心里犯了嘀咕。花了钱,受了罪,能不能治好还没保证。这叫啥事。一时没了主意。

吴大妈有好几个儿女,陪同大妈的二儿媳妇怕日后受埋怨,不敢自作主张。好在现在通讯方便,赶紧打电话与家人协商。

大儿子在外地,听了情况后说:“不就扎根鱼刺嘛,什么大不了的事,在县医院做就行了。”

二儿子说:“既然大哥发话了,照大哥的话做就行了。通知二妹去一下。”

吴大妈的二女儿住县城里,离医院不远。

医生问吴大妈:“您是否还有其他的疾病?”

吴大妈答:“有糖尿病。”

医生开了血、尿的化验单,说:“检查一下血糖和尿常规吧。”

“扎了根鱼刺咋这么费劲。”吴大妈嘟嘟囔囔地不情愿的走了出去。

检查结果回报,血糖20mmlo/L,尿糖三个+号。

这糖尿病够重的,请内科会诊。

内分泌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