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部分 (第1/4页)

在对南镇抚司进行整改的同时。杨秋池还对纪纲的北镇抚司进行打压。

首先打压的对象,当然就是背叛自己,对自己落井下石的原护卫队贴身护卫蒲凡谷等三人。

锦衣卫没几个人的屁股是干净的。多多少少都有些问题,就看你查不查了,既然杨秋池决定动他们,这事实和证据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

在马渡、牛百户组织侦查之下,很快掌握了当初蒲凡谷等三人在北镇抚司时进行敲诈勒索,逼死人命等事实。杨秋池下令将蒲凡谷三人秘密缉捕,并由南宫雄等三人负责进行酷刑逼供。南宫雄恨透了这三个叛徒,将锦衣卫十八般酷刑都用了一遍,不仅获取了需要地口供。而且将这三人整得死去活来。让他们也尝到了被人整的滋味。

这三人都只是锦衣卫的小喽罗,他们地案件又是锦衣卫内部的案子,锦衣卫自己就可开堂审讯,定罪量刑。三法司是管不到的,这种小喽罗的案子也不需要报请皇上御批,杨秋池就能直接定案。

于是,三人都被定了斩立决,送到刑部天牢外刑场砍了头。出了杨秋池心中这口恶气。

接着,杨秋池又对纪纲的北镇抚司几个死党进行纠察,当然一查一个准,都是贪赃枉法诬告陷害他人逼死人命地,够砍脑袋的死罪。

不过,要处死锦衣卫的高官,那是要报请皇上核准地。杨秋池将材料报送明成祖之后,亲自进行了汇报。

明成祖有些尴尬,杨秋池纠察的这些案子,其中有一些是明成祖亲自交办的,也就是说真正的授意诬告陷害人是明成祖自己。纪纲等北镇抚司锦衣卫高官,只不过是根据明成祖的授意跑腿的狗腿子罢了。明成祖有心偏袒,可案子又被杨秋池查得证据确凿,无从袒护,便批准了对其中罪大恶极的两人处死,其余的人还是留了一条命,撤官后流三千里。

虽然没有能将他们都砍头,但也撤职查办了,这就已经达到了杨秋池的目地。

经过杨秋池的锦衣卫纪检部门三个月的打压,北镇抚司元气大伤。而纪纲远在广州,信息不畅且鞭长莫及,加上皇上对杨秋池的有意袒护和扶植,所以,当三个月后纪纲柱着拐杖返回京城时,他的势力已经被大大削弱。而杨秋池已经将南镇抚司整个改造完毕,在京城锦衣卫里,已经建立了相当的权威。

纪纲回到京城,已经能柱着拐杖上朝了。

这天早朝,众官员早早等候在九卿房里。杨秋池身穿锦衣卫指挥使副使官袍,正在和众官员说笑。纪纲柱着两个拐杖,一瘸一拐阴着脸从门外走了进来。

三个多月没见,纪纲原来魁梧的身材已经消瘦的皮包骨头一般,只有那双眼睛,依然如老鹰似的阴狠。

众官不管官大官小,都纷纷避让,也有一部分抢步上前给纪纲见礼,嘘寒问暖。

只有杨秋池。跟没看见似的,依旧和别的官员说着话。

杨秋池与纪纲势同水火的关系,京城官员都知道了,现在看见两只老虎会面。都知道这有好戏看了,至于自己地屁股坐在哪一边,这还得看看风向再说,万一坐错了位置,丢职罢官都是小事,恐怕连身家性命都不保。

与杨秋池聊天的官员看见纪纲进来,很是尴尬,他既不敢得罪纪纲,也不敢得罪杨秋池。

杨秋池倒也不想让他为难,也就不说了。转过身,两眼望天,好像在看什么稀奇事情一般。

纪纲拄着拐杖慢慢走到杨秋池面前。嘿嘿一笑:“杨大人,你在瞧什么呢?”

这纪纲心里对杨秋池恨之入骨,可表面上却还是和颜悦色,城府之深连杨秋池都有些佩服了。杨秋池淡淡笑了笑:“本官正在瞧房梁上的一只小蜘蛛,这小东西平日里都是横着走的。不料断了一只脚,现在只能瘸着走了。”

杨秋池是锦衣卫指挥使副使,从这个角度上讲。是纪纲地副手,但杨秋池现在根本不买纪纲的帐,当面自称本官,这就已经足够让众官员惊讶的了,而他那话又明显是在嘲笑纪纲,一旁的众官员更是好笑,可想笑又不敢笑,只能硬憋着。

纪纲扫了一眼众官员,慢慢说道:“这蜘蛛倒也有趣。虽然腿瘸了,却也还是能抓虫子吃的。尤其是那些自以为甲壳比较硬的小虫子。”

“哦,是吗?我看倒未必,如果抓住的是小甲壳虫倒有可能,如果闯入蜘蛛网的是一只黄鹂鸟,那倒霉的恐怕就是蜘蛛了。”

两人争锋相对,众官员对杨秋池都暗自佩服,敢于直接讥讽纪纲的,杨秋池恐怕是第一人。知道纪纲地秉性而又佩服杨秋池的官员们,都暗自为杨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