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准备 (第2/3页)

张兆慈也没有让人进屋里,就站在院子里,对那个丫鬟说:“既然姨娘把你送过来了,那就是我们院里的人,你回去,对祝姨娘说,我们山高水长的离家远,不能在姨娘身边照顾很是过意不去,她那边就留下你帮着照顾姨娘吧。”

丫鬟听了,愣了一下,说:“三奶奶,姨娘说让我跟着你们去河西伺候的。”

张兆慈很是不耐烦的说:“我说的话你听不明白是咋地,我们要走了,这院子里的人,或者是跟着一起,或者是留下来守院子,我都给安排好了,至于你,就安排去伺候姨娘去,怎么,我一个主子还支使不动你了啊?”

张兆慈眼一瞪,袖子一撸,倒是把那个丫鬟吓得往后一退,只能灰溜溜的回了祝姨娘那边。

张兆慈仗着自己在府里的名声,大声的说:“什么爱猫阿狗的都往我这里送,当我这里是垃圾堆啊。”

她可是知道这院子周围听消息的不少,大家没事就喜欢嚼个八卦,好不容易祝姨娘给起了一个,还不得派人过来守着然后回去给转播吗?

张兆慈带着许栀进了屋子里,屋子里已经放着好些的大箱子了,青苗瞅着站兆慈坐在椅子上,赶紧给上了茶,说:“奶奶,咱们这一路上要走多久啊?”

张兆慈院子里的两个大丫鬟,一个叫青苗,一个叫青穗,都是张兆慈嫁过来之后府里给分派过来的,都是家生子,张兆慈当年嫁过来的时候那几个陪嫁丫鬟已经都嫁出去了。

原本张兆慈身边时需要四个大丫鬟,一个管事嬷嬷,两个粗使的婆子,再加上四个小丫头的,不过许荛跟张兆慈在府里过的不是很好,没有人愿意过来伺候,张兆慈呢,是个喜欢自己动手的,也不耐烦身边有人伺候着,正好刚开始那会大奶奶说府里伺候的人手不足,这么些年就一直没有往这边分派人手,所以这次要去河西县,青苗跟青穗愿意跟着去,许荛那边还有两个书童,张兆慈想好了,到了地方再雇几个人就行了,身边真的不用好几个人伺候着。

张兆慈想了想,说:“大概得二十多天吧。”

从都城到河西县,有一千里路远,这要是有高铁,几个小时的事情,但是现在,交通不行,交通工具更不行,骑马还能快些,但是这一家大小,再加上行李,只能是用马车,快要到雨季了,还得打出几天用于因为天气不好不能走,张兆慈就说了一个二十来天。

青苗听了,说:“那咱们是不是得准备一些做饭的用具啊,这要是路上不能及时的投宿,咱们还能自己做饭吃呢。”

张兆慈听了,说:“还真是这么回事呢,一会我给你找点钱,明天你就让小明拿着钱去街上买一口炒菜的锅,一口煮粥的锅,再加上一个烧水的壶,还有那炉子,也买个结实的,钱不是问题,关键是东西得顶用。”

许荛两个书童,十五六岁的年纪,一个叫小明,一个叫小亮。

青苗答应一声,张兆慈就去里屋拿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索性说:“你把钱给小明,让他看看还需要买什么一起买回来。”

青苗答应着,把银票结果来放到自己身上拴着的荷包里面。

青苗跟青穗都是家生子,两家的父母都在庄子上,张兆慈会做人,逢年过节的都给俩丫鬟房价,再给个十两八两的红包,青苗跟青穗可是知道三爷跟三奶奶都是厚道人,好好伺候一定会有好处,上次许家人去上香,青苗跟青穗就在后面的马车上坐着的,也是她们俩跟着车夫回来求救的。

张兆慈已经问过两个丫鬟,她们都愿意跟着三爷一家子去河西县,府里好些人劝两个丫鬟,她们现在十几岁的年纪,正好是找婆家的时候,跟着去了那么远的地方,以后怎么找婆家?

青苗比青穗年纪还大两岁,心里想的很是明白,这三爷一家看着在府里存在感不是很强大,但是论实力,三爷家子比起府里那些人来说,强了很多,她跟青穗是三奶奶贴身的大丫鬟,三奶奶别看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手里真的有好东西,而且三爷三奶奶为人方正,三奶奶原先身边伺候的都有个好前程,没道理自己跟青穗跟着去河西伺候,以后没个好前程。

张兆慈坐下之后,照着写好的单子检查还有没有没到准备好的药材。

河西县地处偏远,缺医少药的,现在的医疗水平又这么差,不做好完全的准备,张兆慈还真不敢带着两个孩子去那边,特别是许栀,小姑娘才四岁,身娇体弱的,一个照顾不到就会有什么意外,现在这个时候,幼年夭折的孩子真的不稀罕,所以,别的东西张兆慈不怎么在意,就是药材,那是准备了又准备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