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部分 (第1/4页)

��叛钚⊙艉拖翡欤�奈�H坏厮滴剩骸澳忝钦夷靡桓觯俊�

“您就是新来的老师吗?”杨小阳问。

萧潇介绍道:“这位是石城来的杨先生,他是要给那个卖土豆的小女孩,和她的弟弟,交学费的。”

新老师对杨小阳憨厚地笑笑,翻开自己沾满粉笔沫的双手,摇了摇,表示自己不好同来客握手了:“你们说的,是胡玲子和胡彬子吧?”

“名字,我还真的没有记住……”杨小阳支吾着。

“应该就是。他们住在草地边上,没有妈,爸爸也整日里稀里糊涂的,对不对?”萧潇说。

“就是,就是。不过,已经有人,帮他们交了学费了。”新老师很平静地说。

杨小阳想起了那个村妇的话,看来,这个新老师,已经帮助那两个失学的孩子交上学费了。杨小阳心里,感觉热乎乎的,看来,关注失学儿童的人,不止自己一个,而是魏多人,是一个社会的群体!

“您每月能够有多少工资呀?”杨小阳充满敬意地问新老师。

“还没的钱呢!我才来几天,待遇的事,还不清楚呢?”新老师说。

“你不是罗成县的人吗?”萧潇听出了新老师的外乡口音,问道。

“我是新城人。”新城是石城郊县,那里很富裕。

“那,你怎么到这里了?”杨小阳问道。

“您不是也从石城到罗成县来了吗?比我要远得多呦!”新老师微笑着说。

杨小阳望着新老师微笑的脸,也会心地笑了:关心罗成县的地区和组织,毕竟有魏多的!

“能不能参观一下你的教室?”杨小阳问道。

“欢迎,欢迎!”新老师高兴地连声说。

这个教室大约有三十米宽,有六十米长,黑黄的墙,破旧的顶,两张歪歪扭扭的破旧桌椅组成一列,很密地摆着六行,前面是一块破了一个角的大黑板。

那坐在每一列桌椅上的孩子个头,各不相同,靠窗户坐的,与靠墙坐的,能差出一个头来。

杨小阳在教室的后排,见到了那个卖洋芋的,名叫:胡玲子小女孩。

她的脸还是黑乎乎的,依然让人搞不清是她的皮肤天生就黑,还是因为起早贪黑的劳作被弄黑的。她的眼睛依然是很大很大的,依然是明亮而清澈的,只是在她的眼光中,杨小阳看到了一份安宁,而没有了那份不安和焦灼的神情。

“还认识我吗?”杨小阳问胡玲子。

此时的胡玲子仿佛与银行门口卖洋芋时判若两人,她用一对大眼睛羞怯地望了杨小阳,居然没有好意思说话。

“那一个是胡彬子?”杨小阳很耐心地问胡玲子。

胡玲子用手指指了一下门口第一行第一排座位上的小男孩,依然没有敢于说话。

胡彬子个子很小,一脸的脏鼻涕,圆头圆脑的。姐弟俩长得一点也不像。

“这一个班上的孩子,难道真的年龄不同吗?”杨小阳看着同在一个班的姐弟俩,再想起进门之前,萧潇说的话,问道。

“我们全学校就这么一个教室。这里有三个年级呢!”新老师无奈地说。

“那怎么教呢?”杨小阳惊鄂了。

“一年级二十分钟,二年纪二十分钟,三年级再二十分钟,轮流来。”新老师说。

“那,不是要互相干扰吗?”杨小阳问。

“没的法子,杨小阳给一个年级讲课的时候,另外的两个年纪,复习或预习功课。”

“上多少时间呀?”杨小阳继续问。

“只有上午半天。”

“下午为什么不上?”

“罗成县的村小,都是这样的!”萧潇插嘴道,“下午再上课,有的孩子,在天黑以前就回不了家了!”

“是的。他们早上来上学,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孩子们全部是散居在四面的山上的!”新老师说。

“二楼是干什么的?”杨小阳继续问。

“有一间房子,是我的卧室。阳台,是供孩子们做游戏的。这里坝子小,室外耍不开,容易出危险的!”

“能不能参观一下你的住处?”杨小阳问。

“可以,来吧。只是有一点乱。”新老师带头爬上教室门口的木梯子,上了二楼。

由于二楼的阳台占去了面积的三分之二,新老师的住处只是一个十米见方小房间了。屋内异常简单,一张用木板搭起的单人床,一个用木板钉起的破书架,一张学生用的破课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