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 (第1/4页)

5兀 薄��

杨小阳捏了话筒悲哀的想道:妈妈,也俗气了!……

“想什么呢,快穿了衣服我们吃饭去。”看完那部笨猫和聪明耗子卡通的娟娟走进卧室对杨小阳嚷道:“钟大哥太小气了,晚饭也不请你们吃。”听到娟娟关心自己的抱怨,杨小阳笑得在床上打滚。表面衣冠楚楚、冷静有心计的钟康原来是性情中人,居然怨恨成村到了赶人的地步,附带杨小阳也饿着肚子回来。不过,这样的人打起交道来比较让人放心。杨小阳由此联想道:偶尔显露七情六欲也很不错的说。

一对小男女到了楼下的餐厅,成村和“恒东”的人已经在餐桌等候了。因为今天成村只带了杨小阳出去,其他的职员便由副总带领走访了几个有潜在合作实力的工厂。吃饭的时候副总对成村说道:“这里的实木门便宜,质量不错。”

由“恒东”对公安宿舍进行精装修是齐奉主动提出来的方案,得到了干警们的一致拥护。至于他们放心“恒东”的原因很简单,住房已经全凭房地产公司操作,相当于牛已经让人偷了,谁还会在乎栓牛的绳子呢?成村却没有掉以轻心,他下了狠心要把把公安宿舍楼建成精品楼,成为“恒东”的招牌,因此每一个细节都要全力做到完美,这个思路也是胡娘娘首开先河的。

而石城,作为中部最大的实木门集散地,也拥有数量不少的实木家具生产工厂,闻名遐迩的“桥”牌实木门便是“标准公司”生产。

第二天,成村和杨小阳没有大张旗鼓亮明身份来到“标准公司”,水鸭子带着年轻人只身到了“标准公司”的工厂实地考察后又来到市里的销售部。成村的所作所为并不是闲得发慌,而是把他经商多年的一些基本观念通过言传身教默默的传授给杨小阳。

“标准公司”的销售部在占地上万平方米的家具城,杨小阳跟着成村东看看西逛逛像是两个老农民进城赶集,到了销售部杨小阳的双腿发麻,汗流浃背的坐在待客的沙发上感到无比幸福。

圆脸的销售部女孩主动送来一杯凉冰冰的矿泉水,笑着和两个男人聊天。成村还是不点破他的身份,从实木门的设计入手一直问到部级、市级、厂级标准,就连门上用的漆料对人体是否有害也不放过。美滋滋喝着水的杨小阳看看一直微笑的姑娘,感慨这年头做什么也别做水鸭子的生意!

成村很满意,他习惯从最下层的员工观察整个企业的面貌从而分析这家公司。他正想再问几个问题,左边突然传来阵阵争吵。都是好奇宝宝的成村和杨小阳不放过看热闹的机会,三步并两步加入了围观者的行列。当事人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他指着“标准公司”的一位男职员大声的呵斥。

事情其实很简单,这位顾客认为他家的“桥”牌实木门有严重质量问题实际上使用期限早已经过了保修期,厂方本着顾客至上的理念同意调换一扇新门,可顾客以他受到损失为由要厂方赔偿安装费用和来回的车马费。

“穷疯了!”杨小阳嘀嘀咕咕打抱不平。圆脸的售货员苦笑着说:“他是穷人石城就没几个富人。”

成村好奇的问道:“此话怎讲?”

“方老财方国栋方老板怎么是穷人?”隔壁厂家过来看热闹的人忿忿不平的说道,“他的服装布料生意大了去,光是本市就有五处大大的门面。”

杨小阳觉得方老财的名字挺熟,但看模样并不认识。又有另一位顾客讥笑道:“半夜鸡叫的外号大名鼎鼎,他要不是胆子小一定会效仿洪桐县的黑砖窑不给职工一分钱工资哩。”

人才,人才啊。杨小阳看着喋喋不休指天骂地要钱的方老板,敬仰无比。

成村看了一会儿,瘪嘴表示鄙视。做生意就是和人打交道,不管是买家卖家还是本公司的员工,苛刻的人到头只会害了自身。果然,方老板的手机突然响了,他左掏又掏摸出一部老式手机接通了脸色一变:“什么,方一和人打架?”

杨小阳想起来了,他就是同寝室舍友,卢细妹男友方一的老爸。

方国栋搁下明天再来理论的话匆匆走了,还好坐骑不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竟然是一辆面包车,面包车虽然年份已经久远毕竟也是四轮的机动车啊。

成村笑着说:“商人的勤俭固然是美德,过犹不及便比奢淫无度更致命。”

“这位先生说得好。”一位穿西装打领带的中年男人站在他们身边赞同道。看见成村扭头看过来自我介绍道:“我是‘标准公司’销售部经理,商仁。”

杨小阳忍不住露出笑容,这位仁兄的名字果然伤人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