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李广不久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出边塞以后,大将军卫青曾暗中受到皇上的警告,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要让他与单于对敌,恐怕不能实现俘获单于的愿望。那时公孙敖刚刚丢掉了侯爵,任中将军,随从大将军出征,大将军也想让公孙敖跟自己一起与单于对敌,故意把前将军李广调开。李广当时也知道内情,所以坚决要求大将军收回调令。大将军不答应他的请求,李广不向大将军告辞就起程了,心中非常恼怒地前往军部,领兵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兵后从东路出发。军队没有向导,有时迷失道路,结果落在大将军之后。

大将军与单于交战,单于逃跑了,卫青没有战果只好回兵。大将军向南行渡过沙漠,遇到了前将军和右将军。李广谒见大将军之后,回到自己军中。大将军派长史带着干粮和酒送给李广,顺便向李广和赵食其询问迷失道路的情况,卫青要给天子上书报告详细的军情。李广没有回答。大将军派长史急切责令李广幕府的人员前去受审对质。李广说:‘校尉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失道路,我现在亲自到大将军幕府去受审对质。’

到了大将军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打过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去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广军中的所有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的不认识的,也不论老的少的都为李广落泪。”

乐伯当讲到此处,不少听说书的人都落泪了。

乐伯当继续道:“李广有子三人,长子李当户早死,有遗腹子李陵。次子李椒为代郡太守,也先于李广而死。幼子李敢常随军出征,怨恨卫青错误的指挥让父亲含冤自杀,打伤了他,卫青因有所顾忌加之内心有愧,没有声张。后李敢到甘泉宫狩猎,被骠骑将军霍去病射杀。当时霍去病正被武帝所宠,武帝辨说‘鹿触杀之’,对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推崇霍去病的青年们不服道:“你是拐弯抹角地贬低霍去病,说他小肚鸡肠了?”乐伯当道:“我可没有这样说,都是你们说的!”

乐伯当接着道:“霍去病也是精神可嘉的。武帝为他建造府第,让他去看看,他却回答:‘匈奴未灭,无以家为’。霍去病前后六次出击匈奴,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作战勇猛,果敢深入。但因霍去病身为外戚,少年时候就受宠幸,伺侯于皇帝左右,贵宠惯了,身上有摆脱不掉的贵族积习,不关心体恤士兵。他率军出征时,天子派给他的生活用品几十车,回来时扔掉了许多剩余的米肉,可士兵却有挨饿的。他在塞外时,士兵缺粮,有的人饿得要死,而他仍画地为球场踢球,诸如此类的事情非常多,射杀李敢更是一大污点。”

“还是李将军好啊!”有个老年人泪水滚滚而下说道:“我爷爷当年就是李将军的部下,临死对我们说:李将军数奇!不然的话,什么大将军的位子早就让他坐了。”

忽然身后有人阴阳怪气说道:“李将军好是好,可惜他的子孙李陵却是叛徒!”

乐伯当回头看时,却是刚才在乐游原上被自己打得狼狈逃窜的恶少们簇拥着一个身穿松散衣服,脚上穿着木屐,肩膀上扛着刀,嘴里叼一根草的超级无赖走过来。

乐伯当问道:“他是谁?”大游侠愣在哪里喃喃道:“他就是长安城的正宗大游侠!”

大游侠对那些抢劫避尘珠的恶少们道:“你们不是一向都看不起正宗大游侠的么?怎么又和他混在一起?”

恶少们洋洋得意道:“我们已经投到正宗大游侠的门下,再怎么都不能让外乡人在长安城嚣张!”

说书的道:“这也是我们中华的悲哀,永远见不得有人出类拔萃,永远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

恶少们喝道:“老王八,你说什么?”说书的连忙道:“没什么,没什么。”

乐伯当见来人气势汹汹,知道不是善类。眼前这个号称大游侠的人不知道打着行侠仗义的口号残害过多少无辜的生命?

正宗大游侠吐掉嘴里叼着的草,看着乐伯当道:“你就是在乐游原上坏了我兄弟好事的人?”乐伯当道:“不错。”正宗大游侠道:“这样的话,出刀吧。乐伯当道:“想要我出刀,你还不配!”

“大哥,你听听,这小子有多狂?”“杀了他、杀了他。”恶少们在旁边煽风点火。

斜阳晚照,大地苍凉。春风过后,一只孤雁在长安城上空盘旋,留下一声清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