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最重要的是,这些不幸事件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已经大大超过了事件本身所造成的破坏,使后人把奥运会看成了一件如临大敌的事情。

时事艰难方显出英雄本色,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挺身而出。它是第23届奥运会的唯一申办者。国际奥委会在感叹奥运会时运不佳的同时,又对山姆大叔的魄力和胆识深表钦佩。否则,无人申办奥运会的窘况会令国际奥委会尴尬无比。

1978年10月,洛杉矶正式获得了第23届奥运会主办权。

不料,当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微笑的嘴还未合拢时,一个不幸的消息就传来了,洛杉矶市民坚决反对市政府拨款筹办奥运会。在当时人们的印象里,奥运会已经成了桩赔本赚吆喝的买卖。蒙特利尔奥运会使该市市民当了多年债民,洛杉矶市民可不愿背负这样的负担。

如果奥运会亏损,包袱就要转嫁到市民身上。那样,税收将增加,失业率可能上升,犯罪率也会相应提高。主办奥运会的一系列恶果让洛杉矶人感到不寒而栗。

1978年11月,洛杉矶获得主办权后仅一个月,市议会就通过了一项不准动用公共基金筹办奥运会的市宪章修正案。洛杉矶只好把求援之手伸向美国政府。也许是对奥运会不屑一顾,也许是已经意识到在美国举行奥运会将会遭到苏联报复性的抵制,美国政府对洛杉矶奥运组委会冷若冰霜,明确表示不能提供一分钱。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洛杉矶市已经走投无路,只好向国际奥委会申请,要求允许以民间方式由私人主办奥运会。

这个请求太意外了。国际奥委会还从来没有想过由私人主办奥运会。万一这个人感到力不从心,半途而废怎么办?万一他筹办过程中提出经费不足怎么办?偌大的奥运会交由私人主办,国际奥委会的面子置于何处?更何况《奥林匹克宪章》已明确规定只能由城市主办奥运会。

如果这个时候国际奥委会还有一条路可走,如果还有一个城市申办,国际奥委会就有了回旋的余地。然而,回旋的余地一点儿都没有。《奥林匹克宪章》的这条规定第一次失效了。

于是,一位来自南加利福利亚洲的旅游业巨子彼得·尤伯罗斯接过了这个摊子,并出任奥运会组委会主席。

第23届奥运会有了主办者,但抵制问题又在预料之中地呈现出来。

在国际奥委会讨论第23届奥运会主办城市时。国际奥委会的苏联籍委员就表现出不快。尽管《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国际奥委会成员不是该国在国际奥委会的代表,而是国际奥委会在该国的代表,但是本国的政治意识不可能不影响到国际奥委会成员的思想意识。

苏联藉国际奥委会委员对于选择洛杉矶作为奥运会主办城市从最初只是表示不满,继而转到公开反对。国际奥委会决定由洛杉矶主办奥运会时,苏联藉委员公开表示要抵制洛杉矶奥运会。

苏联抵制洛杉矶奥运会的行动又让维克多·路易斯再度露脸。

维克多·路易斯是苏联塔斯社的一名老牌记者,许多重大消息都出自他手。他持外交护照周游列国,而且来去极为方便。他会见过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因此被人们视为苏联政府的特使。但同时,人们对于他的特殊地位提出置疑,认为他是克格勃的一名重要成员。

苏联籍委员公开宣称要抵制洛杉矶奥运会时,维克多·路易斯发表文章说,苏联运动员在洛杉矶奥运会的人身安全不能得到保证,已经有一伙恐怖分子准备在奥运会期间袭击苏联运动员。另外还有一些人准备在奥运会期间策反苏联运动员。

维克多·路易斯并不讳言一些苏联高级领导人主张对洛杉矶奥运会实行抵制,以回报美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的一箭之仇。而且苏联奥委会领导人也同意苏联国家领导人要抵制洛杉矶奥运会的意见。

出于策略考虑,维克多·路易斯宣称苏联领导人一直主张选择某个特定地点,如雅典或奥林匹亚,作为奥运会的永久会址。

不久,以康斯坦丁·契尔年柯为首的苏共中央做出了抵制洛杉矶奥运会的决定。

在苏联政府正式宣布这个决定的前几天,萨马兰奇通过国际奥委会在苏联奥委会安插的内线获悉了这一消息。

尽管萨马兰奇对这一情况的出现已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当他面对这一现实时,仍然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阵彷徨。1980年以美国为首的数十个国家抵制莫斯科奥运会时,他还是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当时他主要考虑的是自己能否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问题,不必为奥运会本身而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