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肯蛩�蔷锤隼袼担骸靶恍皇壮ず献鳌!彼婧筇�鹆死垢擞枰苑判小�

坐在车里。刘亚楼很有兴趣的说起士兵的装备。:“他们的钢盔很象二战时德国人的钢盔。”

“外型有点象不过比他们的防护面积更大”刘军告诉刘亚楼说:“严格的说不叫钢盔。它是使用”凯夫拉“纤维材料制成的新一代头盔。步枪子弹弹丸无法击穿,顶多只在盔体上留下一个浅浅的弹坑。”

“他们的枪很小也很精制,性能怎么样?”刘亚楼继续问道。

“性能还不错。5。8口径,有效射程300米。射速每分种100发。重量2。9公斤。5个弹匣,每个弹匣装有30发子弹。可单手射击。”

“我们现在能不能生产?”

刘军回答说:“不能。枪管的材料和枪身的材料都解决不了。”

刘军一面开车一面向刘亚楼他们介绍说:“整个基地是一个大型的现代化军用机场。所有的设施人员都是一流的,保障设施齐全,光各种指挥保障车就100多辆,各类专业的保障人员300多人。通过苦练精兵。每个人都要两项以上的专业技能。可谓一专多能。可以为各种机型各个机种提供保障服务。整个机场可日保障140架次的飞行”

车在塔台前停下。刘军向他们介绍说:“这里具有一流的航空指挥系统。”刘亚楼常乾坤在刘军的带领下等上了塔台。在宽敞明亮视野很好的塔台上。工作人员对设施的名称和功能做了一一的介绍。

接着又带他们去了机务大队和修理厂。刘军告诉他们,修理厂原是机场场站的一部分后来在百万大裁军时被整体转到地方。这次突变后基地又恢复了原来的建制,修理场重新划归基地统一领导。

刘军找到了厂长张恒山。张恒山现在是基地党委委员,机场场站副站长兼修理厂厂长。在他在的陪同下参观了整个修理厂。现在修理厂设有四个分厂:一分厂负责飞机的大中修和靶机的制造,在那刘亚楼他们看到了两架正在大修的J教7,其中一架已修好停在厂房的一边;二分厂负责飞机的特别设备设计与制造及飞机的改装。那里有四架小飞机,三架已经装好,还有一架工人们还在装什么设备。刘亚楼和常乾坤绕有兴趣的和工人聊了一会,知道了这种小飞机叫无人侦察机。令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一架比M171小很多样子有些怪异的直升机。张恒山告诉他们这是39军陆航团在这进行改装的,一款专门以反坦克作战为主要任务,优异的作战性能,技术含量高,火力强大,航电系统先进的武装直升机。并对其性能做了介绍;三分厂负责整个机械加工在那理看到了一排排各式机床;四分厂负责飞机的配件附件的生产。

在修理厂食堂小餐厅大家一起吃了午饭,张恒山可能被市场经济搞的有点神经质。还没有从蓝天飞机维修制造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身份中醒过来。席间发表了一番后世的广告词:“本公司设备先进,具有多台大型加工中心。技术力量雄厚。5年前公司就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强大的技术力量为我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多年来一直担负着沈飞和陆航现役各种飞机的大中修和改造任务。是空军装备部指定的专业维修厂家。具有国家颁发的飞行器一级维修制造资质。多次承担国家对现役飞机重大的技改项目,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为中国空军的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

刘亚楼和常乾坤异常兴奋。似乎看到了一架架战机从这里起飞。刘亚楼激动的说:“你们这里必将成为新中国战斗机的摇蓝,这里每一个人都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都是无价之宝。中国空军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中国空军的未来寄托在你们身上。”

饭后。刘军又带着他们去了机库,当通过隧道进入了建在山体内的机库时,他们感到了无比的震撼。在坚硬的花岗岩山体中抠出个这么巨大的工程让他们所难一想象。更没想到看这大山之中隐藏着这么多最新式飞机。他们激动的抚摸着一架架战机。他们醉了。脸上充满了痴迷。充满了憧景。充满了无限幸福之感。

接下来换上了防静电服,参观了油库,弹药库。随后有看了物料库。直到下午6点多他们才在刘军的催促下恋恋不舍的离开

第二十章 验收二

刘军把刘亚楼和常乾坤送回宾馆后回来。在1食堂的饭厅里遇到了邓峰。

邓峰看着刘军笑着说:“听说你把陈晶的大奔开出来了。”

“这车本来就是她给我买的。你说我一个现役军人开一台私家奔驰S500算怎么一挡子事。所以我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