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 (第1/4页)

火炮,在同一时间,对苏军防御20公里内纵深战术目标实施破坏性射击和炮火急袭。第三梯队由团属火炮组成。对各团自己进攻地段苏军各前沿防御工事进行破坏性轰炸。

各个不同层次部署的炮火,根据侦察卫星和无人机的侦察所确定的目标坐标方位,事先设定好了射击诸元,同时对苏军首批511个战略、战术目标,在50分种内倾泄了50000多发大口径炮弹,炮火准备进行的突然、准确、密集、猛烈,使苏军的前沿和纵深阵地、营房、军、师、团、营级指挥所,军械库,机场,雷达站等军事目标顿时变成了一片烟山火海。

天空中,弹丸拖着红红的火光象流星一样飞向黑龙江左岸,特别是火箭炮,一排排炮弹把几十公里的天都映红了半边。

短程导弹,和各种类别的炮弹,对苏军的各主要军事进行了密集的火力覆盖,整个黑龙江左岸苏军的阵地上象一锅煮开了的水沸腾着。巨大的爆炸声震耳欲聋,一些苏军官兵被震得内脏破裂,七窍流血。

一股股气浪冲击波向四周扩散,把苏军在阵地里执勤士兵和那些在军营这沉睡的苏军官兵被炸碎的尸体抛向空中;爆炸发出的火光之中,夹杂着弹片发出刺耳呼哮声,收割着生命;断壁残墙的废区中燃烧着熊熊的烈火,在火海中时不时的传出的几声:“Помогите!”(救命啊)。“Яумираю,прийтинапомощьмне!(我要死了,谁来救救我)悲惨凄凉的呼救声。

地上到处散落着苏军官兵的尸体和残肢断臂;一些被炸毁的坦克向外喷着浓烟烈火,被掀翻的履带装甲车弹痕遍布,车壁裂断;各炮阵地上的各种火炮被炸的七扭八歪,轮胎燃烧着冒出呛人的浓烟

在这次第2集团军的炮火准备中了,苏军有83辆坦克、106辆装甲车、428辆军用车辆、286门大炮和迫击炮被摧毁。同时,几乎所有的苏军第第44团45团和48边防团营级以上的指挥部被摧毁,连一级的营房遭到不同程度的打击造成7000多苏军官兵伤亡。4铁路枢纽、3个机场、1电站,16个变电所,8座雷达站严重破坏。

为了达成战役发起进攻的突然性,在集团军炮兵师和师属炮兵团进行炮火准备的同时,一辆辆“摧毁者”坦克和一辆辆“突击者”轮式装甲车和装甲运兵车,组成多路强大装甲突击群突然启动,按着预定方案,迅速的穿过隐蔽的树林,向黑龙江边移动,在炮兵进行炮火准备10分钟,对苏军防御前沿的工事进行破坏性急袭后,第2集团军的金戈铁马的英姿已越过了黑龙江右岸的大坝。

炮火开始延伸了,装甲团级群即将出击,这是工兵分队破障和开辟通路的最好时机。

“开始破障”随着工兵连长一声令下。

数辆工兵爆破工程装甲车,迅速冲向黑龙江对岸,对部分地段影响坦克登岸的一些高凸的堤岸进行定向爆破,随着一声声闷响,左岸的堤岸上被炸出了一条条斜度30度,宽10多米的豁口,为装甲突击群打通了前进的道路。

紧跟在工兵爆破工程装甲车后面负责掩护工兵破障分队的“摧毁者”坦克以进攻队形,一面沿江面向对岸冲锋,一面在江面上为工兵破障分队提供直接火力支援,掩护工兵进行爆破。

而更多的以“摧毁者”坦克为主的诸多的装甲突击群,驶上了明晃晃冰层坚硬的黑龙江江面,以排山倒海之势,浩浩荡荡,快速的通过没有依托的江面,向那些较为平缓的堤岸冲去。

当炮火准备结束后,天空中传来一阵阵马达的轰鸣声,数十架“猎手”武装直升机,掩护着越过黑龙江左岸的第2集团军由坦克,装甲车,装甲运兵车,协同步兵、工兵,炮兵等诸兵种组成多路装甲战斗群向苏联纵深推进。

这种由诸兵种组成的立体装甲攻击群,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他们以各兵种火力交替,向苏军那些经过炮火蹂躏的残敌发起猛烈冲击。对苏军远东军区第第第第第48边防团的阵地实施分割撕裂。然后对其进行快速的扫荡,以彻底的粉碎苏军设在黑龙江流域的防御体系。

陆航团特种兵、侦察兵组成的穿插分队也深入苏军战略要地和苏联盘踞的城镇,配合正面的攻击部队进行特种作战。对重要人物进行策反,绑架,暗杀以及为重要战略目标进行侦测,并用激光仪为空军指示准确的目标位置。做到只要发现,就能摧毁。

第二百三十一章64屯——中国人回来了

苏军远东军区第45集团军和克格勃边防军总局的第2集团军这种疾风暴雨般的猛烈突袭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