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 (第1/4页)

地上,象撒落的洁白地毯上红玫瑰的花瓣,格外的醒目,他的身体在雪地上痛苦的抽*动着

安德烈沙彼洛夫斯基大校已感到了自己走头无路了,他“哈呲。哈呲”的大喘着气,将手中的枪扔在地上,跪在地上高举着双手,大声的喊着:“不要打了我们投降不要打”

“哒、哒、哒、哒、哒、哒”几发7,62毫米的AK47的子弹从后面穿透了安德烈沙彼洛夫斯基的心脏,脊梁骨和右侧的肺叶。这是北贝加尔斯克抗华游击队队长奥廖沙在执行战场纪律。

奥廖沙咬牙切齿的骂道“****,你忽悠大伙走上了这不归之路,这时你想投降了,想的挺美。”

奥廖沙在游击队的一名苏军狙击手的掩护下,带着自己身边仅剩下的3名战士,脱离了后面如影随形的中国的追兵。

曹诗书带领2连3排和4排在距离战斗地的3公里处下车,命令3排向左,4排向右以公路为中心组成一个V型向北搜索前进。他自己拿着一只51式半自动狙击步枪,枪声越来越近,预备役的战士们精神集中的搜索着,曹诗书少一只眼睛视野要比正常人窄一些,但有短必有一长来补充上这个差距,曹诗书耳朵十分的灵敏。在远处的枪战声中,他听到了苏联狙击手使用的莫辛…纳甘“1891/30狙击步枪的声音,这使他更加的警觉起来,”咔“他听到了右前方传来了一声极其微弱干枯的树枝在雪下的断裂声。

人在森林中的视野是极其有限的,在丛林作战中,耳朵有时比眼睛更重要。还有就是自己战友所处的方位。

根据这微弱的干枯树枝在雪下的断裂声,曹诗书马上判断那里有敌人。走在前面的战友在自己的左前方,走在自己后面的战友在自己的右后方。他停下了脚步,向后面战士做个停止前进准备战斗的手势。

第二百七十五章 注定要失败的游击战

曹诗书听到了可疑的声响后,他马上停下了脚步。同时向右后方的战友做个停止前进,准备战斗的手势。自己靠在一棵百年红松的后面,通过51式狙击步枪上的4倍放大率的光学瞄准镜仔细的一寸一寸的搜寻着发出声响的地方,他通过众多纵横交错的树干,在一个只有一寸来宽,2尺多长树的间隙中,他看见了一条灰白略带粉红的皮肤和一只灰黄色的眼睛以及苏军的一窄条棉军帽,他毫不迟疑的扣动了板机,那名苏军应声倒在了身边的树下。

几乎在子弹射出枪口的瞬间,曹诗书极为敏捷的蹿到了左前方的另一颗大树后面。他之所以要向左边移动,那是因为怕影响后面战友的射界,造成后面战友对自己的误伤。森林作战,任何一点失误都会造成致命的危险,这一经验是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千万不要以为曹诗书一只眼儿,就小瞧了他,就在他从这棵树运动到那棵树这极为短暂的一秒来钟的时间里,他看到了有两名苏军分别向大树后面躲藏的影子。

曹诗书如此精湛的山地作战的本事和精准的枪法,一方面得益于他具有与生俱来的“战士”的天才,另一方面得益于战场经验和这几年当生产建设兵团作训参谋的丛林作战及狙击技术的专研。

曹诗书重新转移到另一棵大树后面,在这棵树的后面他可以透过树丛的间隙,清晰的看到60多米外另一名苏军背向自己这个方向暴露出来的少半个左侧的后背。这个傻*苏军还在躲避刚才枪响的那个方向。

曹诗书把左肩依在自己隐藏的大树的树干上,以增加自己射击的稳定性,悄悄的伸出了51式狙击步枪,迅速的瞄准了那名苏军的少半个左侧的后背,十分平稳的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响,那个苏军象一截树桩一样扑倒在地上。

他根本就没有去欣赏自己的战果,他一个鱼跃窜到了一堆浓密的灌木丛的后面,接着顺势一滚,来到了一棵大树的下面,他坐在地上,把自己的后背靠在了这棵背向苏军的大树后面,做了一个深呼吸,然后他把右手食指放在嘴里,用左手捂住嘴轻轻的哈了几口气,用口中的热气暖一下有些冻得不太敏感的食指。

一个狙击手的食指,要象外科医生的食指一样的敏感。尤其是对面最少也有一个苏军的狙击手,他更是一点也不敢含糊。一定要把自己的“竞技”状态保持在最佳的水平上。否则瞬间就可受伤、毙命。在战场上你死我活就发生在转瞬之间,残酷到不会给对方留下任何一点机会,失败的人永远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哒,哒、哒”曹诗书左前方的战友,打了一个短点射。一个苏军踉踉跄跄的向前冲了三、四米,撞在一颗树上后,倒在地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