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部分 (第1/4页)

段成式喜欢打猎,他父亲段文昌常常忧虑这件事,段成式已经年长,做父亲的也不便当面训斥,而请从事(府郡中的小官名)告诉成式。他的幕僚和他一同到学院时,从事便把丞相(段成式父亲的官职)的意思转告给他,他很认真地听并表示感谢。第二天,又去郊外打猎,所带的鹰犬比平时多一倍,给那些从事们每人一对兔子。并附信一封,他的信中所引用的典故,没有一事是重复的,那些府中的从事都感到惊讶,他文章中的典故出处意是那样多。他们一起去见段文昌,把他们的文章给段文昌看,看过之后,文昌才知道了他儿子的学识、技艺是那么广博。山简(山涛的幼子,西晋时官至尚书左仆射)曾说:“我都四十岁了,家中人还不了解我。”段成式和山简很相似。

江陵书生

江陵南门之外,雍门之内,东垣下有小瓦堂室一所,高尺许,具体而微。询其州人,曰:“此息壤也。”鞠其由,曰:数百年前,此州忽为洪涛所漫,未没者三二版。州帅惶惧,不知所为。忽有人白之曰,洲之郊墅间,有一书生博读甚广,才智出人。请召询之。及召问之,此是息壤之地,在于南门。仆尝读息壤记云,禹湮洪水,兹有海眼。泛之无恒,禹乃镌石,造龙之宫室,置于穴中,以塞其水脉。后闻版筑此城,毁其旧制,是以有此怀襄之患。请掘而求之。果于东垣之下,掘数尺,得石宫室,皆已毁损。荆帅于是重葺,以厚壤培之。其洪水乃绝。今于其上又起屋宇,志其处所。旋以《息壤记》验之,不谬。(出《玉堂闲话》)

江陵县城的南门外,雍门内的东墙下有一所小堂室,堂室上覆盖小瓦,只有一尺多高,堂室虽小,梁、柱、门、窗,一应俱全。询问州内的人,这是什么建筑?回答说,这是“息壤”。问这“息壤”是怎么个来由。说,几百年以前,这个州暴发洪水,土地大部分被淹没,没淹没的只有三两处建筑,州帅很惶恐,不知怎么办好。忽然有人告诉他说,在城郊有一个书生,博览群书,才智出众,请把他召来问一问。把那读书人召来询问,他说这是“息壤”之地,建在南门。我曾读过《息壤记》,书中说,大禹为了填塞洪水,这里有海眼,洪水就是从这泛滥出来的。大禹雕刻石头,造了一个龙宫,填在穴中,用以堵塞水脉。后来听说为了建筑此城,把旧建筑都毁掉了。所以才造成了这么大的水灾。请挖掘一下看看。在东墙下挖了数尺,果然挖出了一个石头雕刻的宫室,已经被损坏了。荆州帅于是重新修葺,用厚土掩埋,才没有再发生洪水。现在在土上面又建起这个堂室,用来标志这个地方。用《息壤记》一对照,他说得很正确。

卷第一百九十八 文章一

司马相如 谢朓 沈约 庾信 王勃 卢照邻 崔融 张说 崔曙 王维 李翰

顾况 卢渥 唐德宗 戎昱 李端 韩翃 杨凭 符载 王建 裴度 白居易 元和沙门

司马相如

汉司马相如赋诗,时人皆称典而丽,虽诗人之作,不能加也。杨子云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耶?”子云学相如之赋而弗迨也,故雅服焉。相如为上林赋,意思萧散,不复与外物相关。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而睡,跃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其友人盛览字长卿(明抄本“卿”作“通”)。牦柯名士,尝问以作赋。相如曰:合篡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必包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博览。乃作合组歌列锦赋而退。终身不敢言作赋之心矣。(出《西京杂记》)

西汉时,司马相如作的赋,受到人们的称赞,他的赋典雅、富丽。其他诗人的作品,都不如他。他的文友杨子云说:“长卿(司马相如的字)作的赋,不似从人间来的,简直是神仙点化而成的。”扬子云学司马相如的赋,但是赶不上司马相如,所以他很佩服司马相如。

相如写的《上林赋》,文章潇洒,内涵深广,控引天地,涉古及今。有时睡卧构思,灵感来时便跃然而起,挥笔为文,深思熟虑,精雕细刻,几百天后才写成。他的友人盛览(字长卿),也是牦柯一带的名士,曾问司马相如作赋的方法,相如说:“要想写好一篇文章,要有好的形式,一字一句,一辙一韵,都要认真推敲。还要有丰富的内容,作者要有广阔的胸怀,总览世间众生相,这样,你的文章才能内涵深广,而不只是罗列一些表面现象。”盛览写完了《列锦赋》后,便退出了文化圈子,终身不敢谈作赋的想法。

谢朓

梁高祖重陈郡谢朓诗。常曰:“不读谢诗三日,觉口臭。(出《谈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