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部分 (第1/4页)

梁人张僧繇的《醉僧图》,画得唯妙唯肖,道士们常常用这幅画来嘲笑僧人。僧众们感到羞辱,于是大家凑了几十万钱,雇用阎立本画《醉道士图》,这两幅画同时流传下来。

薛稷

天后朝,位至少保。文章学术,名冠当时。学书师褚河南。时称:买褚得薛不落节(称买褚得薛不落节八字原缺,据名抄本补)。画踪阎令。秘书省有《画鹤》,时号一绝。会旅游新安郡,遇李白。因留连,书永安寺额,兼画西方像一壁。笔力潇洒,风姿逸发,曹张之亚也。二妙之迹,李翰林题赞见在。又闻蜀郡多有画诸佛菩萨青牛之像,并居神品。(出《唐画断》)

薛稷,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官至少保,在文章学术方面,当时是第一流的。薛稷的书法师承褚遂良。当时人说:“买到褚遂良的书法墨迹,或者得到薛稷的书法墨迹,是不掉价的。”薛稷的画师承阎立本。秘书省有他的一幅《鹤图》,在当时被称为“一绝”。一次,薛稷与人聚会到新安郡去游观,凑巧遇到了大诗人李白,陪李白在新安郡玩了一段时日,为永安寺书写匾额,又绘制了西方佛祖壁画一幅。笔力落拓潇洒,人物神姿飘逸,可以跟前人曹不兴,张僧繇比美。这两幅画造诣很高,有李白为其题写的赞诗为证。又听说薛稷在蜀郡画了许多各个菩萨的画像和青牛的画像,都是精妙的艺术品。

尉迟乙僧

唐尉迟乙僧,土火罗国胡人也。贞观初,其国以丹青巧妙,荐之阙下云:“其国尚有兄甲僧,未有见其画踪。”乙僧今兹恩寺塔前面中间功德,叉(明抄本叉作又)凹垤花,西面中间千手千眼菩萨,精妙之极。光宅寺七宝台后面画降魔像,千怪万状,实奇踪也。然其画功德人物花草,皆是外国之象,无中华礼乐威仪之德。(出《唐画断》)

唐朝僧人尉迟乙,是土火罗国的一位胡人(按:古代对比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唐太宗贞观初年,土火罗国国王因为尉迟乙僧绘画巧妙而将他荐献给大唐帝国,并说:“他还有个哥哥尉迟甲僧还在国中,但是没有见到过他的绘画作品。”现今慈恩寺塔前面中间供念佛、诵经、布施用的厅堂上的交错镂空凸花,西面中间的千手千眼菩萨塑像,都是尉迟乙僧制作的,精妙极了。光宅寺七宝台后画降魔画像,千异百怪,实在是奇画,也是尉迟乙僧的作品。然而,尉迟乙僧画的人物、花草,以及他制作的念佛、诵经、布施用的法器用品,都是异国的风格,没有我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印迹。

王 维

唐王右丞维家于蓝田玉山,游止辋川。兄弟以科名文学冠绝当代,故时称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者也。其画山水松石,踪似具生,而风标特出。今京都千福寺西塔院有掩障,一画枫戍,一图辋川。山谷郁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常自题诗云:“夙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其自负也如此。慈恩寺东院,与毕庶子郑广文,各画一小壁。时号“三绝”。故庾右丞宅,有壁图山水兼题记,亦当时之妙也。山水松石,妙上上品。(出《唐画断》)

又维尝至招国坊庾敬休宅,见屋壁有画《奏乐图》。维熟视而笑。或问其故,维曰:“此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好事者集乐工验之,无一差者。(出《国史补》)

王维,唐朝人,唐肃宗时期官任右丞相,晚年全家迁到蓝田玉山的辋川。他和他的弟弟,一个因为科举考试的成绩优异,一个因为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而名冠当世。当时人都说:在京都朝廷内左丞相的笔写出的文章是非常了不得的;而右丞相王维的歌咏山川大自然的诗也是天下第一。王维不但是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且还精通音乐。他的山水画,画上的一山一水,一松一石都栩栩如生,具有特殊的风格。当时,他曾为京都长安千福寺西塔院画过两面影壁。一幅画的是枫戍,一幅画的是辋川。画面上那深幽盘绕的山谷,云水飞动的情态,超尘脱俗,诡谲奇绝,独具一格。王维曾自己在一幅画上题诗自慰说:“夙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从这两句诗中,完全可以看出王维很是自我欣赏他在写诗绘画方面的才能与造诣。长安慈恩寺东院,有王维和毕庶子,郑广文各自画的壁画,当时被人称为“三绝”。已去世的庾右丞相的住宅里有王维的一幅山水壁画和题记,也是当时的一幅佳作。画上画的山、水、松树、岩石,都画得异常绝妙,堪称上品中的上品。

有一次,王维到位于京城长安招国坊里的庾敬空宅,看到室内墙壁上画有一幅《奏乐图》。王维看了一会儿笑了。同去的人问他笑什么?王维说:“这幅画画的是演奏《霓裳羽衣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