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部分 (第1/4页)

载之妻王氏字韫秀,缙之女也。初王缙镇北京,以韫秀嫁元载,岁久而见轻怠。韫秀谓夫曰:“何不增学,妾有奁幌资装,尽为纸墨之费。”王氏父母未知或知,(明抄本“知或知”作“或知之”。)亲属以载夫妻皆乞儿,厌薄之甚。元遂游秦,为诗别韫秀曰:“年来谁不厌龙钟,虽在侯门似不容。看取海山寒翠树,苦遭霜霰到春风。”妻请偕行曰:“路扫饥寒迹,天哀志气人。休淋离别泪,携手入西秦。”载既到京,屡陈时务,深符上旨。肃宗擢拜中书。王氏喜元郎入相,寄诸姐妹诗曰:“相国已随麟阁贵,家风第一右丞诗。笄年解笑鸣机妇,耽见苏秦富贵时。”载肃宗代宗两朝宰相,贵盛无比。广葺亭台,交游贵族,客候其门,或多间阻。王氏复为一篇以喻之曰:“楚竹燕歌动画梁,春兰重换舞衣裳。公孙开馆招嘉客,知道浮荣不久长。”载于是稍减。太原内外亲属悉来谒贺,韫秀安置于闲院。忽因天晴之景,以青紫丝条四十条,各长三十丈,皆施罗绔绮绣之饰。每条条下,排金银炉二十枚,皆焚异香。香至其服,乃命诸亲戚西院闲步。韫秀问是何物,侍婢对曰:“今日相公与夫人晒曝夜服。”王氏谓诸亲曰:“岂料乞索儿妇,还有两事盖形粗衣也。”于是诸亲羞赧,稍稍辞去。韫秀常分馈服饰于他人,而不及太厚之骨肉。每曰:“非几不礼于姑姐,其奈当时见辱何!”载后贪恣为心,竟招罪累。上恶诛之,而亡其家。韫秀少有识量,节槩亦高。载被戮,上令入宫。备彤管箴规之任,叹曰:“王家十二娘子,二十年太原节度使女,十六年宰相妻,谁能书得长信昭阳之事,死亦幸矣,坚不从命!”或云,上宥其罪。或云,京兆笞而毙之。载宠姬薛瑶英能诗书,善歌舞,仙姿玉质。肌香体轻,虽旋波、移光,飞燕、绿珠,不能过也。瑶英之母赵娟,亦岐(“岐”原作“妓”,据明抄本改。)王之爱妾也。后出为薛氏之妻,生瑶英。而幼以香啗之,故肌香。及载纳为姬,处金丝之帐,却尘之褥。出自勾丽国。云却尘兽毛为之,其色红殷,光软无比。衣龙绡之衣,一袭无二三两,搏之不盈一握。载以瑶英体轻,不胜重衣,故于异国求之。唯贾至、杨炎与载友善,故往往得见歌舞时。至因赠诗曰:“舞怯铢衣重,笑疑桃脸开。方知汉武帝,虚筑避风台。”炎亦作长歌褒美,其略曰,雪面淡娥天上女,凤箫鸾翅欲飞去。玉钗翘碧步无尘,纤腰如柳不胜春。瑶英善为巧媚,载惑之,怠于相务。而瑶英之父曰宗本,兄曰从义,与赵娟递相出入。

以构贿赂,号为关节。更与中书主吏卓倩等为心腹。而宗本辈以事告者,载未尝不从之。天下赍货求官职者,无不恃载雄势,指薛卓为梯媒。及载死,瑶英为里人妻。论者以元载丧令德,自一妇人致也。(出《杜阳编》)

元载的妻子叫王韫秀,是王缙的女儿。起初,王缙镇守北京太原,将女儿韫秀嫁给了元载。时间长了,见元载既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又没有什么地位,因此王家待他很是一般,有些轻视怠慢。王韫秀看到这种情形后,对元载说:“夫君,你为什么不刻苦学习读书?为妻我带来些陪嫁的钱物、服饰,都可以给你作读书的费用。”对于这件事,王韫秀的父母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但是当时亲属们都将他们夫妇当成乞儿看待,非常瞧不起,冷淡他们。元载在妻子的鼓励下,离家去秦地游学。离家前写诗一首留别韫秀。诗是这样的:年来谁不厌龙钟,虽在侯门似不容。看取海山寒翠树,苦遭霜霰到春风。王韫秀也写诗一首,请求陪伴元载去秦游学。诗是这样的:路扫饥寒迹,天哀志气人。休淋离别泪,携手入西秦。元载到了京城长安后,多次向朝廷上表陈述治理国家的方针、谋略,很是符合皇上的旨意。于是,唐肃宗提升元载为中书令,位居宰相。王韫秀非常高兴,写诗一首寄给她的几个姐妹。诗是这样的:相国已随麟阁贵,家风第一右丞诗。笄年解笑鸣机妇,耽见苏秦富贵时。元载官居唐肃宗、代宗两朝宰相,富贵权重没有人能相比。他在宅院中大势兴修楼台亭榭。跟他来往的都是豪门贵族。许多客人在他府门前等候接见,多数人都不受接待。这时,王韫秀又写诗一首劝喻丈夫。诗是这样的:楚竹燕歌动画梁,春兰重换舞衣裳。公孙开馆招嘉客,知道浮荣不久长。元载读了妻子的这首劝喻诗后,稍稍改变了以往对来访客人的冷淡态度。元载位居宰相后,太原王氏的内外亲属都来拜见祝贺。王韫秀将他们安排在一个闲空的院中住下。

忽然有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元家的仆夫们在西院中抢系四十条青紫色的丝条,每条长三十丈,上面晾晒着软罗、素绸、绮绣等服饰。每条丝绿下面,并排置放二十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