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部分 (第1/4页)

榧实,金屑龙脑之类。带轻金之冠,軿罗衣无缝而成。其文织巧,人未能识。轻金冠以金丝结之,为鸾鹤之状,仍饰以五彩细珠,玲珑相续,可高一尺,秤之无三二钱,上更琢玉芙蓉以为顶(明抄本无顶字)。二女歌舞台,每夜歌舞一发,如鸾凤之音,百鸟莫不翔集其上,及于庭际。舞态艳逸,非人间所有。每歌罢,上令内人藏之金屋宝帐,盖恐风日故也。由是宫中女曰:“宝帐香重重,一双红芙蓉。”(出《杜阳杂编》)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浙东送给朝廷舞女二人,一个叫飞燕,一个叫轻凤。细长的眉毛油黑的头发,浑身散发着幽兰的香气。冬天不用穿棉衣,夏季身上不流汗。吃的

食物多是荔枝与香榧的果实,以及金屑龙脑之类。头戴轻轻的金丝帽子。身着无缝而成的罗衣。衣服的织纹精细纤巧,人们都未见过。轻轻的金丝帽是以金丝结成的。呈鸾鹤形状;又以五彩细珠装饰起来,玲珑相接,有一尺来高,秤量一下也不过二三钱重;上面又有玉雕的芙蓉作为帽顶。两个舞女常在台上歌舞,每当夜晚歌舞起来,歌声犹如鸾凤和鸣,百鸟听了无不飞落在台上,一直落满庭院的边上。优美神奇的舞姿,也非人间所有。每当歌舞结束,皇上便令内侍把她们藏在金屋宝帐之中,大概是怕风吹日晒着她们的缘故。于是宫中的女子们便道:“宝帐香重重,一双红芙蓉。”

妒妇车武子妻

俗说,车武子妻大妒。呼其妇兄宿,取一绛裙衣,挂屏风上。其妇拔刀径上床,发被,乃其兄也,惭而退。(出《要录》)

民间都说,车武子的妻子是个大妒妇。一天晚上,车武子把大舅哥招呼到自己房里睡,拿一件绛色裙子挂在了屏风上。妻子看见裙子后,提刀直奔屏风后的床上,掀开被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哥哥,这才羞愧地退了出去。

段 氏

临济有妒妇津。传言晋太始中,刘伯玉妻段氏字明光,性妒忌。伯玉尝于妻前诵《洛神赋》。语其妻曰:“取妇得如此,吾无憾焉。”明光曰:“君何得以水神美而欲轻我?吾死,何患不为水神。”其夜乃自沉而死。死后七日,梦见与伯玉曰:“君本愿神,吾今得为神矣”。伯玉遂终身不复渡水。有妇人渡此津者,皆坏衣枉妆,然后敢济。不尔,风波暴发。丑妇虽(虽下原有不字,据明抄本删)妆饰而渡,其神亦不妒也。妇人渡河无风浪者,以为丑不能致水神。丑妇讳之,莫不皆自毁形容,以塞嗤笑也。故齐人语曰:“欲求好妇,立在津口。妇人水傍,好丑自彰。”(出《酉阳杂俎》)

临济有个叫“妒妇津”的渡口。传说晋朝泰始年间,刘伯玉的妻子段明光,生性妒忌。

伯玉曾在妻子面前诵读《洛神赋》,他对妻子说:“要能讨到这样漂亮的女人,我就终生无憾了。”明光说:“您怎么因为水神生的美而轻视我,我死了何愁不成为水神呢!”当夜她就跳水而死了。死后第七天,她在梦中对伯玉说:“您本来是喜欢水神的,我现在已经成为水神了。”伯玉于是终身不再从这条河上渡过。从此之后,凡有女人从这个渡口过河的,必须先把衣饰打扮弄坏了,然后船夫才敢让她上船,若不如此,行至水中就会有风浪大作。相貌丑陋的女人,打扮得再好渡河,里面的水神也不妬忌她。凡是不弄坏衣妆而渡河不引发风浪的女人,皆因相貌丑陋而不能招致水神的妬忌。丑女人过河时,因为怕人说她丑,所以无不主动破坏自己的形象,借以避免人们的嗤笑。由此,当地人流传着这样的口语:若求好媳妇,立在河渡口;女人到河旁,美丑自分明。

王导妻

王导妻曹氏甚妒忌,制丞相不得有侍御,乃至左右小人。有姘少者,必加诮责。乃密营别馆,众妾罗列,有数男。曹氏知,大惊恚,乃将黄门及婢二十人,人持食刀,欲出讨寻。

王公遽命驾,患迟,乃亲以尘尾柄助御者打牛,狼狈奔驰,乃得先至(至原作去,据明抄本改)。司徒蔡谟闻,乃诣王谓曰:“朝廷欲加公九锡,知否?”王自叙谋(《世说·轻诋》篇注。谋作谦。)志,蔡曰:“不闻余物,惟闻短辕犊车,长柄尘尾耳。导大惭。”(出《炉》记)

王导丞相的妻子曹氏,生性十分妒忌,限制丞相身边不得有俊男俏女侍奉,甚至连身边的少儿之中有几个长相好看的,她也必定严加责问。王导便背着妻子,在外面布置了一个安乐窝,那里有娇妾成群,而且还生了好几个男孩。曹氏得知后,大为惊怒,于是率领太监及婢女二十余人,各持菜刀一把,兴兵前往讨伐。王导立即命令备车,害怕延误时间,他便亲自用拂尘的手柄帮助驾车的拼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