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部分 (第1/4页)

其袖,寂寂然若木偶状者。因视垣南堕下之物,即一囊而结者。解其中,有数百签,皆林甫及家僮名氏也。于是以名呼,一一而应。遂宴饮如初。其明日,术士来,且贺:“以赖此人,不然几为所祸。乃负冤而死者也。

明公久专机要,积戾万状。自兹十稔,乃非吾之所知。“其后林甫籍没,果期十年也。(出《宣室志》)

唐朝李林甫当宰相已经很久了,自己知道坏事太多,天下怨声载道,必有灾祸,就想找一个术士祈祷免除。后来找到一个术士。术士说:“相国身为豪贵这么久了,积怨的人很多,这是灾祸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虽然这样,也可以免除朝夕的灾祸。”李林甫说:“怎么办?”术士说:“可在长安城里找一个善于射箭的人准备着。”李林甫就从西市招募来一个。他说曾经当过兵,以善射著称。最近因为其他原因无所适从。李林甫就资助他吃穿,按月付给。后来有天晚上,李天甫在庭院宴请宾客,燕人赵翼做侍卫。一曲未了,忽然中途停止。善射的人感觉异常就静听动静。没有人来,暗思道:“没到晚上,忽然这样,莫非有事?果然照术士说的那样吗?”就拿着弓箭,跳墙进来等待。忽然看见墙的南边有一个东西掉下来,又有一个人走来。善射的人一箭射中了他。他就惊慌地逃走了。善射的人回到李林甫玩乐的地方,见唱歌跳舞的都闭着嘴不能出声,站立着不能动弹,无声无息,象木偶似的。看南墙掉下来的东西,是个口袋,系的地方已经打开了,里面有几百个竹签,都是李林甫和家僮的姓名。于是,他就按名呼叫,一一答应,就继续宴饮如初。第二天,术士来贺。说:“全仗善射的人,不然,几乎造成灾祸。自己含冤而死。明公长期主管机要大事,积累的罪过上万,此后十年,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后来李林甫死的时候,果然相隔十年。

陈希烈

陈希烈为相,家有鬼焉。或咏诗,或歌呼,声甚微细激切,而历历可听。家人问之曰:“汝何人而在此?”鬼曰:“吾此中戏游,游毕当去。”或索衣服,或求饮食,得之即去,不得即骂。如此数朝,后忽谈经史,鬼甚博览。家人呼希烈侄婿司直季履济命与鬼谈,谓履济曰:“吾因行,固于此戏,闻君特谕,今日豁然。有事当去,君好住。”因去。(出《纪闻》)

陈希烈是宰相。家里有鬼,有时吟诗,有时唱歌。声音非常细微、激切,但却清楚。家人问他说:“你是什么人?怎么在这里?”鬼说:“我在这里游玩,玩完就走。”有时索要衣服,有时索要饮食,得到就走,得不到就骂。如此几天。后来鬼忽然谈起经史,知识非常渊博。家人召出陈希烈的侄婿司直季履济,让他和鬼谈。鬼对履济说:“我因为出来行走到这儿游戏。听到您的教诲,今天豁然明白。有事该离开了,您保重。”就离开了。

杨国忠

唐天宝中,杨国忠,权势薰灼,朝廷无比。忽有一妇人诣宅请见,阍人拒之,妇人大叫曰:“我有大事,要见杨公,尔何阻我!若不见我,当令火发。尽焚杨公之宅!”阍人惧,告国忠。国忠见之,妇人谓国忠曰:“公为相国,何不知否泰之道?耻公位极人臣,又联国戚,名动区宇,亦已久矣。奢纵不节,德义不修,而壅塞贤路,谄媚君上,又亦久矣。略不能效前朝房杜之踪迹,不以社稷为意,贤与愚不能别。但纳贿于门者,爵而禄之。大才大德之士,伏于林泉,曾不一顾。以恩付兵柄,以爱使牧民。噫!欲社稷安而保家族,必不可也!”国忠大怒,问妇人曰:“自何来?何造次触犯宰相,不惧死罪也?”妇人曰:“公自不知死罪,翻以我为死罪。”国忠怒,命左右斩之。妇人忽不见。国志惊未已,又复立于前。国忠乃问曰:“是何妖耶?”妇人曰:“我实惜高祖太宗之社稷,被一匹夫倾覆。公不解为宰相,虽处佐辅之位,而无佐辅之功。公一死小事耳,可痛者,国朝自此弱。几不保其宗庙,胡怒之耶?我来白于公,胡多事也?今我却退,胡有功也?公胡死耶?民胡哭也?”

言讫,笑而出,令人逐之,不见。后至禄山起兵,方悟“胡”字。

唐天宝年中,杨国忠权势薰天,朝中没人和他相比。有个妇人到杨宅请见杨国忠。门人拦住她。妇人大叫说:“我有大事,要见杨公。你为什么阻拦我,若阻拦我,就让起大火,烧掉杨公的住宅。”门人害怕,告诉了国忠。杨国忠会见了她。妇人对杨国忠说:“你是相国,不知否泰之道吗?你位极人臣,又联上了皇亲国戚。名震宇内,已经很久了;奢侈放纵不加节制,道德仁义不加修养,而堵塞纳贤的道路,谄媚皇上,也已经很久了。一点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