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部分 (第1/4页)

补。)兼传问讯。婢至寺白尼,尼悲涕不食,饼为众人所食。后十余日,婢往市,路又见自劝,慰问如初。复谓婢曰:“汝和尚不了,死生常理,何可悲涕,故寄饼亦复不食。今可将三十饼往,宜令食也。”婢还,终不食。后十日,婢于市,复见自劝。问讯毕,谓婢曰:“方冬严寒,闻汝和尚未挟纩。今附绢二匹,与和尚作寒具。”婢承命持还,以绢授尼。尼以一匹制裤,一留贮之。后十余日,婢复遇自劝,谓曰:“有客数十人,可持二绢。令和尚于房中作馔,为午食。明日午时,吾当来彼。”婢还,尼卖绢,市诸珍膳。翌日待之,至午,婢忽冥昧久之,灵语因言客至。婢起只供食,食方毕,又言曰:“和尚好住,吾与诸客饮食致饱,今往已。”婢送自劝出门,久之方悟,自尔不见。(出《广异记》)

吴县朱自劝在宝应年中死亡,大历三年,他的女儿在寺里当一名尼姑,让婢女去买胡饼,充当斋饭。婢女在河西看见朱自劝和几个骑马的随从二十人,形状好象做官的样子,看见婢女就叹息起来,问:“你家和尚好吗?你要去哪儿?”婢女说:“让我买胡饼当斋饭。”朱自劝说:“我这正好还有饼。”回头命令跟从的人:“把三十个饼给她,并代为问候。”婢女回到寺院向尼姑说了这件事,尼姑悲泣不吃,饼被众人吃了。过了十几天,婢女去买东西,路上又见到了朱自劝,慰问和第一次一样,朱自劝又对婢女说:“你家和尚不明事理,死生是正常的道理,怎么可以悲伤落泪呢?以前给她的饼也不吃,现在可把三十个饼带去,应该让她吃。”婢女回来,尼姑始终不吃。又过了十天,婢女在市上,又看到朱自劝,问候完毕,对婢女说:“正是冬天严寒,听说你家和尚没有棉衣,现在给你两匹绢,给和尚做御寒的衣服。”婢女奉命拿回来,把绢给了尼姑。尼姑用一匹绢做了裤子,一匹绢留下存放起来。十多天后,婢女又遇到朱自劝,朱自劝对她说:“有几十个客人,可以拿两匹绢,让和尚在房中做饭,当午餐。明天午时,我当去那里。”婢女回去,尼姑卖绢,买了各种珍奇美食。第二天等待他们,到了午时,婢女忽然很久不省人事,显灵传语说客人到了。

婢女立起地供神食,刚吃完,又说道:“和尚安好,我和各位客人饮食很饱,现在走了。”

婢女送朱自劝出门,很久才醒过来,从此再没看见朱自劝。

卷第339 鬼二十四卷第三百三十九 鬼二十四

罗元则 李元平 刘参 闫敬立 崔书生 李则 陆凭 浔阳李生罗元则

历阳罗元则,尝乘舟往广陵,道遇雨,有一人求寄载,元则引船载之。察其似长者,供待甚厚。无他装囊,但有书函一枚,元则窃异之。夜与同卧,旦至一村,乃求“暂下岸,少顷当还。君可驻船见待,慎无发我函中书也。”许之乃下去。须臾,闻村中哭声,则知有异。乃窃其书视之,曰:“某日至某村,当取其乙,某村名良是。”元则名次在某下,元则甚惧而鬼还。责曰:“君何视我书函?”元则乃前自陈伏,因乞哀甚苦。鬼愍然,谓:“君尝负人否?”元则熟思之曰:“平生唯有夺同县张明道十亩田,遂至失业,其人身已死矣。”鬼曰:“此人诉君耳。”元则泣曰:“父母年老,惟恃元则一身,幸见恩贷。”良久曰:“念君厚恩相载,今舍去,君当趋归。三年无出门,此后可延十年耳。”即下船去。元则归家中,岁余,其父使至田中收稻,即固辞之。父怒曰:“田家当自力,乃欲偷安甘寝,妄为妖辞耶?”将杖之,元则不得已。乃出门,即见前鬼,髡头裸体,背尽疮爛,前持曰:“吾为君至此,又不能自保惜。今即相逢,不能相置。”元则曰:“舍我辞二亲。”鬼许,具以白父。言讫,奄然遂绝。其父方痛恨之,月余亦卒。(出《广异记》)

历阳的罗元则,曾经乘船到广陵去,途中遇雨。有一人要求搭乘,罗元则将船靠岸让他上船,看他象个长者,供奉对待他特别好。他没有什么行装,只有书套一个,元则暗自惊异。夜间与他一起睡觉。第二天早晨到达一个村庄,那人要求暂时下船上岸,说:“一会儿就回来,你可停船等一下,小心不要打开我封套中的信。”元则答应,那人就下船离去。一会儿,听到村中有哭声,元则明白有异常情况,就私自打开他的信看,上面写道:某日到某村,应该取某人,那村名正是这个村。元则的名字排在某人的下面。元则非常恐惧那鬼就回来了。责备道:“你为什么看我的书信?”元则上前陈诉认错,苦苦哀求。鬼露出怜悯的样子,问他曾经有过违背人意否。元则细细想后说:“一生只有抢夺过同县张明通十亩田地,于是造成他失去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