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部分 (第1/4页)

一会儿就到了。鲍生让这人拿着酒杯为韦生劝酒。这人唱一支曲子赠韦生。歌词是:白露湿庭砌,皓月临前轩,此时颇留恨,含思独无言。“又唱一首歌为鲍生助兴,歌词是:风飐荷珠难暂园圆,多生信有短姻缘。西楼今夜三更月,还照离人泣断弦。韦生召来看管马匹的人,牵一匹紫色的马吆喝着送给鲍生以表示酬谢。鲍生的欲望仍未满足、反反复复地叨念着,语言杂乱而无次序。这时有穿紫衣戴紫帽子的二个人,前呼后拥地带着一大群人从水阁西边登上台阶向这边走过来。鲍生韦生二人认为定山寺正当使者频繁往来的路口,怀疑是权臣到此,就慌慌张张进了屋子,关上门偷着向外看。而外面酒杯盘碟弄得乱七八糟,还未及收拾,穿紫衣服的人已到座位上了。两个人相对笑了笑说:”这就是方才听到的以妾换马的宴席。“于是让人拿酒、二人对饮。其中一人长着长长的络腮胡须,身材高大魁伟,举起酒杯,遥望月亮,迟疑了好一会儿,说:”先生的大作有‘斜汉左界,北路南躔。白露暖空。素月流天。’可以算作空前绝后的佳句了。面对明月何不欣赏‘风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呢?“另一个长胡须的人说:”多年来在长安,承蒙乐游王把我推荐给南宫,进入了大的殿堂,与刘公干、鲍明远主管科举取仕,我偷闲去观看了文章诗赋中最宝贵的东西,在烛光下观看能人写作。见他们连缀文章、吟诗和赋非常流畅。然而赋有蜂腰鹤膝的弊病,诗有重头重尾的缺点。象先生的‘洞庭’‘木叶’这类对句一样,那就错了。我有拙劣诗句‘紫台稍远,燕山无极。凉风忽起,白日西匿。’则是时间比较久远的即兴而作,都应该废弃了,难道它们没有区别吗?“落腮胡须对长胡须的人说:”我听说古代的诸侯举荐人才给天子,就是尊重贤才,勉励从善的人。所以第一次举荐就认为他的德行好。第二次去推荐,就认为他尊重贤才,第三次去推荐,就认为他有功,于是给以赏赐。不举荐人才的,根据情况,轻者免除爵位,再者没收封地,最重的就既免除爵位又没收封地。古代天子这样选拔接纳人才,还忧心冲冲,象怕搜山唯恐到不了高处,又象搜索森林,深怕到不了林子尽头。即使这样,也还是有遗漏人才的情况。每年春天打开官府仓库、拿出钱物、用来周济天下百姓,以礼接纳那些有才之士。当着这个时候,儒墨等各家的贤才,难道都选拔出来了吗?聪慧善谋的人难道都被举荐出来了吗?山林深泽没有一处遗漏吗?日月高照,难道普遍地照到所有的地方吗?天子这样选拔人才,诸侯这样举荐人才,选聘人才的制度又这样完奋,还有隐居深山巨谷郁郁不得志的人,我看到现在求贤纳士的法规如此欠缺,这就是推荐选拔人才的道路被毁坏了。贤的和不贤的不分,有才的和无才的不辨。隐居在岩谷等闲散的地方的人,从孩童时候起,就竭力追索取仕效国之路,一直到白头。胸怀良策的人,从身强力壮的时候开始努力学习,一直到衰老掉牙为止。即使每年乡里把人才推荐给州府,州府又把他们举荐给有司,有司再考察他们诗文。诗赋有蜂腰鹤膝的毛病,认为不合乎要求,读起来声音有清有浊,认为不合乎韵律。即使有周公、孔子那样的圣贤,班固、司马迁那样的著作也从此不再问世了。那样的人才也无法获得并使之显贵了。这样古代先王的思想、学说,兴衰治乱的根本道理,难道还能听到吗?现在你却赞扬如今诗赋的小小的技巧,而损害了发扬古代圣贤的传统思想、美德的大的根本的谋划。况且我是个喜欢面对明月、高声吟咏、抒发感情的人,怎能受得了雕文刻句的束缚呢?现在露珠已散尽,桂月朗照,如同白昼吟诗作赋的兴致即时而发,能频频举杯、提笔联句,吟咏现在的诗体一首,以便在长夜中相娱乐吗?“长胡子说:”以什么为题?“络腮胡子说:”就以以妾换马为题。仍以舍其倾城之色,求其骏足为韵。“命令左右的人折下庭前一片芭蕉叶,打开书囊,取出毛笔握在手中、各占一韵。络腮胡子吟道:”彼佳人兮,如琼之瑛;此良马兮,负骏之名。将有求于逐日,故何惜于倾城。香暖深闺,永厌桃花之色;风清广陌,曾怜喷玉之声。“希逸曰:”原夫人之矜其容,马乃称其德。既各从其所好,谅何求而不克。长跪而别,姿容休耀其金钿;右牵而来,光彩顿生于玉勒。“文通曰:”步及庭砌,效当轩墀。望新恩,惧非吾偶也;恋旧主,疑借人乘之。香散绿尽,意已忘于鬓发;汗流红颔,爱无异于凝脂。“希逸曰:”是知事有兴废,用有取舍。彼以绝代之容为鲜矣,此以轶群之足为贵者。买笑之恩既尽。有类卜之;据鞍之力尚存,犹希进也。“文通赋四韵写完,芭蕉叶已经用完,韦生打开箱子、拿出红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