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部分 (第1/4页)

他们缉拿到县衙,审问后处死。从那以后,祭祀的人便绝迹了。《皇览》上说,盗跖墓在河东。据考证盗跖死在东陵,这地方古地名叫东平陵,这里的盗跖墓比较可信。

严安之

天宝初,严安之为万年县捕贼官。亭午,有中使黄衣乘马,自门驰入。宣敕曰:“城南十里某公主墓,见被贼劫。宣使往捕之,不得漏失。”安之即领所由并器杖,往掩捕。见六七人,方穴地道,才及埏路,一时擒获。安之令求中使不得,因思之曰:“贼方开冢,天子何以知之。”至县,乃尽召贼,讯其事。贼曰:“才开墓,即觉有异,自知必败。至第一门,有盟器敕使数人,黄衣骑马。内一人持(”持“原作”揖“,据明抄本改)鞭,状如走势,袱头脚亦如风吹直竖,眉目已来,悉皆飞动。某即知必败也。”安之即思前敕使状貌,两盟器敕使耳。(出《逸史》)

唐玄宗天宝初年,严安之任万年县捕贼官。一天中午,有位黄衣太监骑马从大门跑进来,宣读皇帝的命令说:“城南十里某公主的墓,现在被盗贼挖劫,命令你带人去缉拿,不得使一人漏网。”严安之领命立刻带领手下人携带器械棍棒前去捕捉。赶到那里,看到那里六七个人刚刚进入墓道,全部被抓获。严安之让人去找那个太监,没有找到。因而想道:“盗贼刚刚开始挖掘,皇帝怎么能知道呢?”到了县衙,把盗贼全部召集起来,审问盗墓的经过。盗贼说:“刚打开墓道,就觉得有些异常,意识到这次盗墓一定要失败。到了第一道门,看见有好几个冥器是为皇帝送信的黄衣太监骑在马上,其中有一个手里拿着鞭子,姿势像是正在纵马奔跑,头巾的一角象是被风吹得直竖起来,眼睛和眉毛也都在动。我们更觉得这次盗墓一定不会成功。”严安之明白了,那个持鞭的黄衣太监原来是陪葬的器物。

女娲墓

潼关口河潬上,有树数株,虽水暴涨,亦不漂没。时人号为女娲墓。唐天宝十三年五月内,因大风吹失所在。乾元二年六月,虢州刺使王晋光(本书三0四女娲神条作王奇光)上言:“今月一日,河上侧近,忽闻风雷。晓见坟踊出,上有双柳树,下巨石,柳各高丈余。”(出《唐历》)

潼关口河边沙滩上,有几棵树,虽然河水暴涨,也不能淹没和冲走它,当时人们称它为女娲墓。唐玄宗天宝十三年五月里,这几棵树被大风吹走,不知吹到哪里去了。唐肃宗乾元二年六月,虢州刺使王晋光上奏报告说:“本月一日,河上靠近岸边的地方,忽然有打雷刮风的声音。早上看见有坟墓从地下冒出来,上面有两棵柳树,下面有巨石,柳树每棵都高一丈多。”

李邈

刘晏判官李邈,庄在高陵,庄客欠租课,积五六年。邈因罢归庄,方将责之,见仓库盈美,输尚未毕。邈怪问,悉曰:“某久为盗,近闻一古冢,冢西去庄十里,极高大,入松林二百步,方至墓。墓侧有碑,断倒草中,字磨灭不可读。初旁掘数十丈,遇一石门,锢以铁计,累日洋粪沃之,方开。开时,箭出如雨,射杀数人。众惧欲出,某审无他,必设机耳。

乃令投石其中,每投,箭辄出。投十余石,箭(“箭”字原在“石”字上,据明抄本改。)

不复发。因列炬而入,至开重门,有木人数十,张目运剑,又伤数人。众以棒击之,兵杖悉落。四壁各画兵卫之像,南壁有大漆棺,悬以铁索,其下金玉珠玑堆积。众惧,未即掠之。

棺两角忽飒飒风起,有沙扑人面。须臾风甚,沙出如注,遂没至髁。众惊恐退走,比出,门已塞矣。一人复为沙埋死。乃同酹地谢之,誓不发冢。“《水经》言越王句践都琅琊,欲移尤(明抄本”尤“作”允“)常冢,冢中生风,飞沙射人,人不得近,遂止。按汉旧仪,将作营陵之内方丈,外设伏弩伏火弓矢与沙。盖古制有此机也。(出《酉阳杂俎》)

刘晏判官李邈的庄院在高陵。佃户欠他的地租已有五、六年之久,李邈因罢官回到庄院准备去催讨,看见仓库堆满好东西。还是不断地向里运。李邈觉得奇怪就问庄丁,一庄丁回答说:“我们长时间做盗贼,最近挖掘一座古墓,位置由庄院向西走十里地,坟墓非常高大。进入松林二百来步,就到墓地了。墓的旁边有块石碑,折断倒在草丛中,碑上的字迹已经磨损得不能够辩认了。刚开始从墓的侧面挖掘,挖了数十丈深时遇到一个石门,用铁水浇固。连日用粪水浇它,才打开,刚打开时,箭象雨点一样射出,射死好几个人,众人害怕想要出来。我仔细察看了一下,感到没有什么别的东西,一定是设置的机关罢了,就让他们向里面投石块。每投一次,箭就从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