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部分 (第1/4页)

一座楼,收集了很多香草在楼下。有一天然独角忽然登上楼去,命令仆人烧掉这座楼,他从楼上飞向天空而离去。因此把这个水池取名叫仙池。现有石岩一处,朝岷江方向就能看见它立在那里。

渝州滩

渝州城滩,在州西南三十里。江津县东北沿流八十里,岷江水中,波浪沸腾,乍停乍发,多覆舟之患。古老传,昔有仙居和来为巴州刺史,过此滩舟翻,溺水而死。和女与兄途(“途”原作“图”,据明抄本改)行,女有两儿,方稚齿,乃分金珠作二锦囊,缨致儿颈。然后乘船至父没处,叫声投水。凡六日。与兄梦云:“二十一日,与父俱出。”兄令人守之。至期,果然俱浮江水而出,今碑在城滩侧。(出《渝州图经》)

渝州的城滩,在州西南三十里。江津县东北,沿水流八十里长,岷江水波浪翻腾,一浪刚停又起一浪,有许多翻船的悲剧发生。古老的传说中说:过去有个叫居和的仙人来做巴州刺史,经过这个水滩时船翻了,居和被水淹没而死。居和的女儿和她哥哥步行奔来。居和的女儿有两个孩子,都很小,于是她把金珠分作两个锦袋,用丝线系在两个孩子的脖颈上。然后乘船到她父亲淹死的地方,呼叫了几声就投身到水中。过了六天,她给哥哥托梦说:“二十一日,我和父亲一起从水中出来”。她哥哥便令人守在江边。到了那一天,父女二人果然从江水中漂浮出来。现在他们的墓碑在城滩的旁边。

清 潭

新康县西百里,有清潭,在章浦。溪源极深,常有白龙藏此中。天旱,令人取猪羊粪掷潭中,即有大雨暴水。至今有验。(出《录异记》)

新康县西面约一百里远的地方,有个清潭,在章浦。这个溪水之源特别深,常有白龙藏身在潭中。天旱时,如果让人取来猪羊的粪便扔入潭中,立即就会下起大雨,到现在还很灵验。

驱山铎

宜春界钟山,有峡(“峡”原作“破”,据明抄本、许本、黄本改。)数十里,其水即宜春江也,回环澄澈,深不可测。曾有渔人垂钓,得一金锁。引之数百尺,而获一钟,又如铎形。渔人举之,有声如霹雳,天昼晦,山川振动。钟山一面,崩摧五百余丈,渔人皆沉舟落水。其山摧处如削,至今存焉。或有识者云,此即秦始皇驱山之铎也。(出《玉堂闲话》)

宜春的边界钟山,有一条几十里长的山峡。山峡中的水就是宜春江,江水宛转清澈,深不可测。曾经有个打鱼的人在江中钓鱼,钓到一只金锁。牵引到几百尺远,又获得了一口钟,它好象大铃的形状。打鱼的人把它举起来,有响声象霹雷,天空由晴朗变得晦暗,山川振动,钟山的一面,崩塌了五百多丈,打鱼的人都因船沉而落入水中。钟山崩塌的地方象刀削的一样,到现在还那样。有见识的人说,这就是秦始皇驱山的大铃。

井乌山龟

乌山下无水。魏末,有人掘井五丈,得一石函。函中得一龟,大如马蹄。积炭五堆于函旁。复掘三丈,遇磐石,下有水流犹湖然。遂凿石穿,水北流甚駃。俄有一船,触石而至。

匠人窥船上,得一杉木板,刻字曰:“吴赤乌二年八月十日子义之船。”(出《酉阳杂俎》)

乌山脚下没有水。魏末,有人挖井挖到五丈深,得到一个石匣子,从石匣中得到一只龟,像马蹄一样大。有五堆炭堆积在石匣旁。又挖了三丈,遇到了磐石,磐石下面有水流动,像是湖泊。于是穿透磐石,见水向北流得很快。不一会儿有一只船,船头触到磐石而停住。打井的人向船上看,见到一块杉木板,上面刻的字是:吴赤乌二年八月十日子义之船。

绿珠井

绿珠井在白州双角山下。昔梁氏之女有容貌,石季伦为交趾采访使,以圆珠三斛买之。

梁氏之居,旧井存焉。耆老传云,汲饮此水者,诞女必多美丽。里闾有识者,以美色无益于时,遂以巨石填之。迩后虽时有产女端严,则七窍四肢多不完全。异哉(州界有一流水,出自双角山,合容州畔为绿珠江。亦犹归州有昭君村,村盖取美人生当名矣)!(出《岭表录异》)

绿珠井在白州双角山下。从前有一户姓梁人家的女儿长得很美。石季伦做交趾采访使的时候,用圆珠三十斗买下了梁家的女儿。梁家居住的地方,旧井还在。听老人讲,喝了这井水的人,生下的女儿必定大多都很美丽。乡里有人知道了,认为美色不利于时运,就用巨大的石块把井填上了。填井之后,虽然也不时有端庄的女孩出生,但七窃和四肢大多不完全。

奇怪!(州边界有一条流水,从双角山发源,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