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部分 (第1/4页)

一寸二分,上面的字是:“庐山道士张陵再拜谒。”木简的木质坚硬而且白,字是黄色的。

古文柱

齐建元二年夏,庐陵长溪水冲击山麓崩,长六七尺。下得柱千余根,皆十围,长者一丈,短者八九尺。头题古文,字不可识。江淹以问王俭。俭云:“江东不闲隶书,秦汉时柱也。”

南齐建元二年夏,庐陵长溪水把山麓冲垮了一段,长六七尺。从下面得到一千多根柱子,都是十围粗。长的一丈,短的八九尺。柱头上题写着古文,字不能认。江淹带着这一问题去请教王俭。王俭说:“江东不熟悉隶书,这是秦汉时期的柱子。”

三字薪

齐永明九年,秣陵安时寺,有古树,伐以为薪。木理自然有“法天德”三字。

南齐永明九年,秣陵安时寺里的一棵古树,被砍倒做了烧柴。人们发现这棵树的纹理自然形成了“法天德”三个字。

天尊薪

唐都官员外陈修古言,西川一县,不记名,吏因换狱卒木为薪,有天尊形像存焉。

唐都官员外陈修古讲,西川有一个县,不记得县名了,县吏因为换狱卒的木头当柴烧,发现木柴上有天尊的形象。

太平木

异木。唐大历中,成都百姓郭远,因樵,获瑞木一茎。理成字曰:“天下太平”。诏藏于秘阁。

唐大历年间,成都百姓郭远,因为上山打柴,得到一根祥瑞的木头,那上面的纹理形成四个字:“天下太平”。皇帝下诏书把这根木头藏到秘阁里。

天王槐

长安持国寺,寺门前有槐树数株。金监买一株,令所使巧工解之。及入内回,工言木无他异。金大嗟惋,令胶之。曰:“此不堪矣。但使尔知予工也。”及别理解之,每片一天王,塔戟成就焉。

长安持国寺的门前有几棵槐树。金监买下一棵,让他手下的能工巧匠们分割它。等到割切到树身之内,工匠说这棵树和其它树没什么两样。金监很是惋惜,让工匠们把树胶合起来,说:“这样切割是不行了,仅是让你们见识见识我的功夫罢了。”等到他另外辨别纹理分割槐树,每片上都有一个天王像,塔和戟也都是木纹生就的。

色陵木

台山有色陵木,理如绫窠。百姓取为枕,呼为色陵枕。

台山有色陵木,纹理像绫子构成的巢穴,当地百姓把它做成枕头,称为“色陵枕”。

马文木

凤翔知客郭璩,其父曾主作坊。将解一木,其间疑有铁石,锯不可入。遂以新锯,兼焚香祝之,其锯乃行。及破,木文有二马形,一黑一赤,相啮,其口鼻鬃尾,蹄脚筋骨,与生无异。(出《闻奇录》)

凤翔佛寺中主管接待客人的僧人郭璩,他父亲曾是一个作坊的主人。有一回他分割一块木头,锯不进去。他怀疑木中有铁石。于是他换了一把新锯,又烧香祷告,锯才渐渐锯进去。等到锯开,见木纹生成两个马形图案,一黑一红,互相啮咬,它们的口、鼻、鬃、尾、蹄、脚、筋、骨,与活马没有不同。

卷第407 草木二卷第四百七

草木二

异木(两门凡四十目)

主一州树 偃桑 不昼木 蚊子树 圣鼓枝 鹿木 倒生木 黝木 桄榔树

怪松 枫人 枫鬼 枫生人 灵枫 破木有肉 江中枫材 河伯下材 斗蚊船木

交让木 千岁松 汗杖 化蝶树 涪水材 端正树 崇贤里槐 三枝槐 瘿槐

荆根枕 五重桑 蜻蜓树 无患木 醋心树 登第皂荚 辨白檀树

藟蔓

藤实杯 钟藤 人子藤 蜜草蔓 胡蔓草 野狐丝异木主一州树

东方荒外。有豫章焉。此树主一州。其高千丈,围百丈。本上三百丈,始(“始”原作“本”,据陈校本改)有枝条,敷张如帐。上有玄狐黑猿。树主一州,南北并列,面向西南。有九力士,操斧伐之,以占九州吉凶。斫复,其州有福;创者州伯有病;积岁不复者,其州灭亡(“亡”言州伯死,“复”者木创复也,出《神异经》。“伯”字原阙。出《神异经》四字原在“者”字下,据陈校本补改)。

东方荒野之外,有一棵豫章树。这棵树主一州的吉凶祸福。树高一千多丈,树围一百多丈。树干往上三百多丈的地方才开始有枝条。枝条四下敷张像幔帐一样。树上有黑色的狐狸和猿猴。树主一州的吉凶祸福,南北并列,面向西南。曾有九个大力士,拿着斧子来砍伐它,用这种办法来占卜九个州的吉凶。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