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部分 (第1/4页)

有一个叫董观的人,曾经当过和尚,居住在太原的佛寺。太和七年夏天,董观和他表弟王生向南到荆楚一带旅游,然后将去长安。一天,二人来到商于,就在山馆中住下。晚上,王生已经睡下,董观忽然看见一个东西出现在烛光下。接着那东西就去遮住那烛光。伸出来的东西像人手,但是没指。仔细看,烛影外像有个什么东西。董观慌忙喊王生。王生刚起来,那两只手便散去。董观对王生说:“小心,不要睡觉。那鬼怪还会再来。”于是他就抱着棍子坐着等候。很久,王生说:“鬼怪在哪?你真荒唐!”就又睡下。不一会儿,有一个五尺多长的东西,遮蔽着烛光站在那里,没有手也没有面目。董观更害怕了,又喊王生。王生生气不起来。董观就用棍子捅那鬼怪的头,鬼怪的身躯就像用草穿的,棍子便一下子捅了进去。但是拽不回来了。那鬼怪马上退去。董观担心鬼怪再来,直到天亮没敢睡。天亮之后,问馆吏。馆吏说:“从这往西几里,有一棵老杉树,常常闹鬼,你看到的可能就是那东西。”于是馆吏、董观、王生三人一起向西寻来,果然看见一棵老杉树,有一根棍子横穿在枝叶之间。馆吏说:“人们说这棵树作妖很久了,我却不曾真见过,这回我可信了。”急忙取来斧子,把杉树彻底砍去。

京洛士人

京洛间,有士人子弟失(“失”原作“定”。据明抄本、陈校本改)其姓名。素善雕镂。因行他邑山路,见一大槐树荫蔽数亩,其根旁瘤瘿如数斗瓮者四焉,思欲取之。人力且少,又无斧锯之属,约回日采取之。恐为人先采,乃于衣篑中,取纸数张,割为钱,系之于树瘤上。意者欲为神树,不敢采伐也。既舍去,数月而还。大率人夫并刀斧,欲伐之,至此树侧,乃见画图影,旁挂纸钱实繁,复有以香醮奠之处。士人笑曰:“村人无知信此,可惑也。”乃命斧伐之次,忽见紫衣神在旁,容色屹然,叱仆曰:“无伐此木。”士人进曰:“吾昔行次,见槐瘤,欲取之。以无斧锯,恐人采之,故权以纸钱占护耳。本无神也,君何止遏?”神曰:“始者君权以纸钱系树之后,咸曰神树,能致祸福,相与祈祀。冥司遂以某职受享酹。今有神也,何言无之?若必欲伐之,祸甚至矣。”士人不听。神曰:“君取此何用?”客曰:“要雕刻为器耳。”神曰:“若尔,可以善价赎之乎。”客曰:“可”。神曰:“所须几何?”士人曰:“可遗百千。”神曰:“今奉百绢。于前五里有坏坟,绢在其中。如不得者,即复此相见。”士人遂至坏坟中,果得绢,一无欠焉。(出《原化记》)

京洛间,有一个士人子弟,笔者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素善雕镂。有一次,他走在外地山路上,看到一棵大槐树树荫遮地好几亩,树根旁边长了四个瓮那么大的大瘤子,他就想要弄到手。但是人力太少,又没有斧锯之类的东西,打算先回去,以后再来收取。怕被别人先采了去,就从衣篑里取出几张纸,割成纸钱,系在树的瘤子上。意思是说这是一棵神树,不敢采伐它。他离开几个月以后才回来,带来了大量的人力和斧锯什么的,要砍伐大槐树。来到树前,竟看到一张图画上画着这棵大槐树,旁边挂着许许多多纸钱,还有烧香上供祭祀的地方。这个士人大笑说:“村野之人无知,居然相信这事儿!胡涂啊!”于是就挥斧砍去。忽然看见一个紫衣神站在一旁。紫衣神的神色严肃。他呵斥那些仆人说:“不要砍这棵树!”士人走上前去说:“我以前走到这,看到了槐树瘤,想要采取,因为没有斧锯,又怕被别人采去,所以权且用纸钱占护着它。它本来没神,你为什么还不让呢?”神说:“当初你权且把纸钱系到树上之后,人们都说有神,能消灾降福,一齐来祈祀。冥间就把我派来享用祭奠。现在有神了!怎么能说没神?如果你一定要砍伐它,灾难马上就到!”士人不听。神说:“你要这东西有什么用?”士人说:“要雕刻一件什么器物。”神说:“要是这样的话,可以用一个公道的价钱把它赎回来吗?”士人说:“可以。”神说:“你要多少?”士人说:“可给我一百千。”神说:“现在我给你一百匹绢。在前边五里的地方有一个坏坟墓,绢就在那墓中。如果拿不到绢,就再回来见我。”士人来到坏坟墓一看,果然有绢,一匹也不少。

江 叟

开成中,有江叟者多读道书,广寻方术,善吹笛。往来多在永乐县灵仙阁。时沈饮酒。

适阌乡,至盘豆馆东官道大槐树下醉寝。及夜艾稍醒,闻一巨物行声,举步甚重。叟暗窥之,见一人崔嵬高数丈,至槐侧坐,而以毛手扪叟曰:“我意是树畔锄儿,乃瓮边毕卓耳。”遂敲大树数声曰:“可报荆馆中二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