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 (第1/4页)

之初,先发下善愿:各位贤圣一齐入道场,一同受用法食,愿凡处在险恶之中的,听到这个钟声,一齐都脱离痛苦,快得到解脱。这样许愿奉行,常志奉修佛法,才有这样的感应啊。“

董 雄

唐董雄,河南人。贞观中,为太理丞。幼奉佛法,蔬食多年。因非累与同列李敬玄、王忻俱维絷。雄专念普门品,日三十遍,锁忽夜解落,雄惊告忻、玄。忻视其锁,坚全在地,而钩连不开,相离数尺,即告守者。御史张守一宿直,命吏烛之而甚怪,重锁封记而去。雄但诵经不辍,至五更,又解落有声,雄复告忻、玄等。至明,守一视之,封题如故,而锁自相离。敬玄素不信佛法,其妻读经,常谓曰:“何为胡神所媚而读此书耶?”及见雄此事,乃深悟不信之咎,方知佛大圣也。时忻亦诵八菩萨名,满三万遍,昼锁解落,视之如雄无异,不久俱免。(出《法苑珠林》)

唐朝的董雄,是河南人。贞观年中,做太理丞。年幼奉佛法,吃素多年。因犯罪而连累了同行的李敬玄,王忻一起被囚禁。董雄专心念普门品,每天三十遍,锁忽然在夜里解落,董雄惊讶地告诉李敬玄、王忻。敬玄看他的锁完整在地上,而钩链却不开。相距几尺,于是就告诉看守的人。御史张守一值夜班,命狱吏给他照亮看到后也感到很奇怪,又重新锁上并封记好而走了。董雄只是诵经不停,到了五更天时,又有解落的声音。雄又告诉玄、忻等人。到了天亮,张守一一看,封记如原来一样,而锁却自己脱离。敬玄一向不信佛法,他的妻子读经书,常对她说:“为什么被胡神所述而读这样的书呢?”等到看见董雄这件事,才深感不信神的错误,才知道佛是大圣人。当时忻也诵读八个菩萨的名字,念满三万遍。白天锁便解脱,看看和董雄的没有什么不同,不久就都得到赦免了。

孟知俭

唐孟知俭,并州人。少时病,忽亡,见衙府,如平生时,不知其死。逢故人为吏,谓曰:“因何得来?”具报之,乃知是冥途。吏为检寻曰:“君平生无修福处,何以得还?”

俭曰:“一生诵多心经及高王经,虽不记数,亦三四万遍。”重检获之,遂还。吏问欲知官乎,曰:“甚要。”遂以簿示之,云:“孟知俭合运出身,为曹州参军,转邓州司仓。”即掩却不许看。遂至荒榛,入一黑坑,遂活,不知运是何事。寻有敕募运粮,因放选,授曹州参军。乃悟曰:“此州吾不见,小书耳。”满授登州司仓,去任又选,唱晋州判司,未过而卒。(出《朝野佥载》)

唐朝孟知俭,是并州人。年少有病时,忽然死去,看见一个衙府,象生时一样,不知道他已死了。遇到一个老朋友做官,问他说:“为什么来这里?”官都告诉了他,才知道是阴间。官吏替知俭查检说道:“你平生没有修福之处,怎么能回去呢?”知俭说:“一生诵读多心经及高王经。虽然记不住遍数,也有三四万遍了。”又重新检验果真如此,于是放他回去。官吏问他想知道官运吗,他说:“很想知道。”于是就拿出簿子给他看,说:“孟知俭合运出身,做曹州参军,转为登州司仓。”就合上不再让他看。于是送他到荒野,掉进了黑坑,于是孟知俭便复活了。他不知道命运是怎么回事。不久有令召集运粮。因而选人,中选后知俭被授予曹州参军。他才明白过来说:“这个州我不去,是个小差事罢了。”又授给他登州司仓,他离任后又叫他做晋州判司,没去而死。

崔善冲

崔善冲,先初任梓州桐山丞,帯�荽淌防钪�抛喑渑泄佟V盥�眩�敝�牛�瞥宓榷��嗳吮甲撸�馔独ッ鳎�共恢�溃�遄�钭鹁�6砑�婊鹪谇埃�诒闼嬷��料�鹈穑�舜锢ッ鳌#ǔ觥侗ㄓ�恰罚�

崔善冲,起初任梓州桐山县丞,帯�荽淌防钪�派献嗍顾�绷伺泄佟8髀�四狈矗�绷酥�拧I瞥宓榷��嗳颂幼撸�塘客侗祭ッ鳌R估锊恢�缆罚�瞥寰鸵恍哪罘鹁�:鋈豢醇�鹁嬖谇懊妫�蠹冶愀�孀呕鹁妫�搅嗽绯浚�鹁婷鹆耍�谑蔷偷酱锪死ッ鳌�

唐 晏

唐晏,梓州人,持经日七遍。唐开元初,避事晋州安岳县。与人有隙,谗于使君刘肱,肱令人捉晏。夜梦一胡僧云:“急去。”惊起便走,至遂州方义县。肱使奄至,奔走无路,遂一心念经。捕者交横,并无见者,由是获免。(出《报应记》)

唐晏是梓州人,坚持念经每天七遍。唐朝开元年初,在晋州安岳县避事,和别人有隔阂,那人就向使君刘肱进谗言,刘肱派人捉拿唐晏。晏夜梦见一个胡僧说:“快走!”于是惊起便走,一直到了遂州方义县,刘肱派的人赶到,晏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