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 (第1/4页)

齐朝请

齐国有一奉朝请,家甚豪侈,非手杀牛,则噉之不美。年三十许,病笃,见大牛来,举体如被刀刺,叫呼而终。又江陵高伟,入齐凡数年,向幽州淀中捕鱼。后病,每见群鱼啮之而死。(出《颜氏家训》)

齐国有个叫奉朝请的人,家中豪华奢侈,如不是自己亲手杀的牛,就觉得不好吃。到三十多岁时,得了病,当病势沉重时,看见一头大牛向他奔来,他全身就象被刀刺一样,大叫而死。又有一个江陵人高伟,到齐国共有几年了,一向到幽州的大淀里捕鱼。后来也得了病。每天都觉得群鱼咬他,也死了。

伍寺之

南野人伍寺之,见社树上有猴怀孕,便登树摆杀之。梦一人称神,责以杀猴之罪,当令重谪。寺之乃化为大虫,入山,不知所在。(出《述异记》)

南野人伍寺之,看见树上有一个怀孕的猴子,就登上树摇晃着把猴弄死了。有一天作梦,梦到一个人自称是神,责问他为什么杀猴,应该受重责。伍寺之就化为一只老虎,进入山中,现在不知在哪里。

苏巷

新野苏巷,常与妇佃于野舍。每至田时,辄有一物来,其状似蛇,长七八尺,五色光鲜,巷异而饷之。径数载,产业加焉。妇后密打杀,即得能食之病,进三斛饭,犹不为饱。

少时而死也。(出《异苑》)

新野有个叫苏巷的人,经常同妻子到野外去种地。每次到庄稼地里时,就会有一个形状象蛇的动物来,长有七八尺。全身发出五色之光。苏巷很奇怪,就给它食物吃,经过几年都是如此。苏巷的产业逐渐增加了。他妻子后来偷偷地打死了它。从此就得了能吃的病。每天吃十五斗饭还不饱,不多时就死了。

阮倪

阮倪者,性特忍害。因醉出郭,见有放牛,直探牛舌本,割之以归,为炙食之。其后倪生一子,无舌,人以为牛之报也。(出《述异记》)

阮倪,性情非常残忍狠毒。有一天喝醉酒出了城,看见一头不知谁放的牛,他就拿刀直伸到牛的舌根,割下来回家用火烤着吃了。这以后阮倪有了一个儿子,这孩子生来就没有舌头。人们都认为是他残害牛的报应。

邵文立

梁小庄严寺,在建业定阴里,本是晋零陵王庙地,天监六年,度禅师起造。时有邵文立者,世以烹屠为业,尝欲杀一鹿。鹿跪而流泪,以为不祥,鹿怀一麂,寻当产育,就庖哀切,同被刳割。因斯患疾,眉须皆落,身疮并坏。后乃深起悔责,求道度禅师,发大誓愿,罄舍家资,回买此地,为立伽兰。(出《梁京寺记》)

梁时的小庄严寺,坐落在建业定阴里,原来是晋朝零陵王庙地。梁武帝天监六年,由度禅师监督修造。当时有个叫邵文立的人,世代都以屠宰牲畜为职业,有一次,要杀一只鹿,这只鹿跪着流出眼泪,知道自己要被杀死,但因那鹿怀揣着一只小鹿,不久就要临产了,就跪着哀求,其声凄切,邵文立没有饶过它,它就同小鹿一同被宰割了。而邵文立就因此而得了病,眉毛胡须脱落干净,身上也生了很多疮。他后悔不已,深深地责怪自己,到度禅师那里求道,并发下宏大誓愿,把家产卖光,买了这块地皮,建此佛庙。

梁元帝

梁元帝讳绎,母阮修容,曾失一珠。元帝时绝幼,吞之,谓是左右所盗,乃炙鱼眼以厌之。信宿之间,珠便出,帝寻一目致眇,盖鱼之报也。(出《韵对》)

梁元帝名绎,母亲叫阮修容,曾经丢失一粒珍珠。元帝当年还很小,是他把珍珠咽到肚子里,反说是左右侍人偷去了,于是就烧烤鱼眼来诅咒偷珠人。过了一宿珍珠就找到了,而元帝也立刻瞎了一只眼。这大概是鱼的报复吧。

望蔡令

梁孝元在江州时,有人为望蔡县令。经刘敬躬乱,县廨被焚,寄寺而住。民将牛酒作礼,县令以牛击杀,屏除像(“像”字据明抄本补。)设,铺陈床座,于堂上接宾客。未杀之顷,牛解,径来至阶而拜,县令大笑,遂令左右宰之。饮噉醉饱,便卧于檐下,及醒,即觉体痒,爬搔隐疹,因而成癞,十许年死。(出《颜氏家训》)

梁孝元帝在江州的时候,有一个人任望蔡县县令,经刘敬叛乱,县衙被焚烧了,县令寄住在一座寺庙里。百姓用牛和酒作礼物送去,县令让人把牛杀了,拆除了佛像和其它陈设,铺床安凳,就在厅堂上接待起宾客来。而那条牛还没有被杀的时候自己解开绳索一直走到台阶下下拜请求免死,县令感到很可笑,就命令左右把牛杀了。酒足饭饱,县令躺在屋檐下休息,不知不觉睡了一觉。等醒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