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 (第1/4页)

齐太祖

齐太祖在淮阴,理城堑,掘得古锡九枚,下有篆书,荀伯玉诸人皆不能识。时纪僧贞独言曰:“何须辨此久远之物。锡而有九,九锡之征也。”帝喜而赏之。(出《谈薮》)

南朝齐太祖在淮阴时,疏理护城壕沟,挖到了九枚古锡器,下面还刻有篆字,荀伯玉等人都不能认识写的是什么字。当时纪僧贞独自说:“不须罢辨认这久远的东西,古锡器有九枚,这是帝位稳固的征兆。”皇帝听后十分高兴而赏识他。

北齐神武

北齐神武,少曾与刘贵、贾智为奔走之友。贵曾得一白鹰,猎于沃野,见一赤兔,每搏辄逸,遂至迥泽。有一茅屋,兔将奔入,犬噬之,鹰兔俱死。神武怒,以鸣镝射犬,犬毙。

屋中有二大人出,持神武衣甚急,其母目盲。曳杖呵二子:“何故触大家?”因出瓮中酒,烹羊以饭客。自云有知,遍扪诸人,言并“当贵”,至神武,曰:“皆由此人。”饮竟而出。还更访问之,则本无人居,乃知向者非人境也。由是诸人益加敬异。(出《三国典略》)

北齐神武帝,少年时曾和刘贵、贾智为打猎时相识的朋友。刘贵带着一只白鹰在沃野上打猎,看见了一只红色的兔子。每次捕捉,兔子总是跑掉,于是白鹰就直追兔子到了大泽里。这时有一座茅屋,兔子将要跑进去,却被一条狗咬了,鹰兔一齐都死了。神武大怒,就用带响的弓箭把狗给射死了。这时屋里走出了两个巨人。拽着神武的衣服非常气恼。他们的母亲是个瞎子,拖着拐杖呵叱他的两个儿子说:“为什么要触犯贵人?”接着就搬出了装酒的坛子,并烧煮羊肉给客人们吃。她自己说有卜算的本领,于是就用手抚摸着来的人,说他们都应当富贵。等抚摸到神武时说:“都是因为有这个人。”等喝完酒出来,再回去探访询问时,那屋子却没有人住。才知道刚才那小屋并不是凡人居住的地方。从这以后,大家对神武更加敬重了。

后周太祖

后周太祖时,有李顺兴者,世传汉筑长安城之日,已为北面军王(明抄本“王”作“主”。)或隐或见,愚圣莫测。魏自永熙之后,权雄分据。齐神武兴军数十万,次沙苑,太祖地狭兵少,惧不当敌,计尽力穷。须臾兴来,太祖请其策谋。更无余语,直云:“黄狗逐黑狗,急走出筋斗。一过出筋斗,黄狗夹尾走。”语讫便去。于时东军旗帜服色尚黄,西兵用黑,太祖悟其言,遂力战,大破武于沙苑。(出《广古今五行记》)

后周太祖的时候,有个叫李顺兴的人,世上人传说,在修建长安城的时候,他已做了北面的军帅。有时隐蔽有时出现,他是愚蠢还是圣明。人们都不能猜测。魏从水熙以后,争权夺势的斗争非常激烈。北齐神武兴起了数十万大军,停留在沙苑。当时太祖所占的地盘非常小,兵力也非常少,害怕抵挡不了,已经用尽了计策,竭尽了全力。不久李顺兴来了,太祖请他出主意想办法。他没有多余的话,直截了当地说:“黄狗逐黑狗,急走出筋斗。一过出筋斗,黄狗夹尾走。”说完就走了。在这时,东军的旗帜和穿的服装的颜色是黄色,而西军则是黑色。太祖明白了李顺兴话的意思,于是就竭尽全力作战,结果在沙苑打败了神武的军队。

陈高祖

陈高祖武帝受禅之日,其夜,有会稽人史溥,梦朱衣人,戴武冠,自天而下,手持金板,上有文字。溥视之,其文曰:“陈氏五主,三十四年。”遂凌空而上。(出《谈薮》)

陈高祖武帝登上帝位的时候,那天晚上,有个会稽人叫史溥,他梦见了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戴着武士的帽子,从天而降,手里拿着金板,上面有文字。史溥看着,那上面的文字是:“陈氏有五代君主,共计三十四 年。”于是就升入空中而去了。

隋文帝

长安朝堂,即旧杨兴村,村门大树今见在。初周代有异僧,号为枨公,言词恍惚,后多有验。时村人于此树下集言议,枨公忽来逐之曰:“此天子坐处,汝等何故居此?”及隋文帝即位,便有迁都意。(出《西京记》)

长安的朝堂,就是过去的杨兴村。村门前的大树现在还在那里。当初南朝周代有个非同一般的和尚,号叫枨公。说话不清楚,不真切,但大多数话都得到了验证。当时村人在这棵大树下集会议事,枨公忽然来驱赶他们说:“这是天子坐的地方,你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停留”。等到隋文帝即位,就有了迁都的想法。

隋炀帝

隋末望气者云:“乾门有天子气,连太原甚盛。”故炀帝置离宫,数游汾阳以厌之。后唐高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