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 (第1/4页)

清泰之在岐阳也,有马步判官何某,年逾八十,忽暴卒。云有使者拘录,引出,冥间见阴君曰:“汝无他过,今放汝还。与吾言于潞王曰:‘来年三月,当帝天下。’可速返,达吾之旨。”言讫引出,使者送归。及苏,遂以其事密白王之左右,咸以妖妄而莫之信,由是不得闻于王。月余,又暴卒入冥,复见阴君。阴君怒而责之曰:“何故受吾教而竟不能达耶?”徐曰:“放汝去,可速导吾言,仍请王画吾形及地藏菩萨像。”何惶恐而退。见其庭院廊庑之下,簿书杂乱,吏胥交横。何问之,使者曰:“此是朝代将变,升降去留,将来之官爵也。”及再活,托以词讼见王。及见之,且曰:“某有密事上白。”王因屏左右问之,备述所见,王未之信。何曰:“某年逾八十,死在旦夕,岂敢虚妄也。”王默遣之。来春,果下诏攻岐阳,唯何叟独喜,知其必验。至期,何叟之言,毫发无差矣。清泰即位,擢何叟为天兴县令。固知冥数前定,人力其能遏之乎。(出《王氏见闻录》)

清泰在岐阳的时候,有个姓何的马步判官,年龄已超过八十岁了,一天忽然死了,复苏后说有一个使者把他拘系去了。引着他到阴曹地府去见阎王,阎王说:“你没有什么过错,现在就把你放回去。替我对潞王说:‘来年三月,他可当天下的皇帝。’你可以赶快回去,转告我的旨意。”说完就把他带出地府,使者把他送了回去。等苏醒过来,就把去地府的事偷偷地告诉了潞王身边的人,人们都认为是妖言胡说没有人相信,所以没有人向潞王说起这件事。一个多月后,何某又突然死了,到了地府又见到了阎王。阎王气愤并责备他说:“为什么接受了我的教导而又不能替我转达呢?”又轻声地说:“放你回去,可赶快传我的话给潞王。还要请潞王给我和地藏的菩萨画像。”何某惶恐不安的退了出来。看见那庭院廊庑的下面,书簿乱七八糟的堆放着,还有一些小官吏们骄横地站在那里,何某就问是怎么回事,使者告诉他说:“这是朝代要改变了,升降去留都是将来的官爵啊。”等何某再次活过来,就假借说要打官司见潞王。等见到了潞王,又说:“我有秘密的事告诉你。”潞王就让左右的人退避,然后就问他,何某就把去地府的事详细地告诉了潞王。潞王不相信。何某说:“我已是八十多岁的人了,死就是眼前的事,怎么敢胡乱说呢。”潞王就默默地把他打发走了。来年春天,果然皇帝下诏书命令攻打岐阳,这时只有姓何的老头独自高兴,知道阎王的话一定应验了。到了日期,姓何的老头所说的话丝毫也不差,清泰果真当了皇帝。就封何老头为天兴县令。因此说人的寿考和显卑都是天意所定,哪里是人的力量所能阻止的呢?

晋高祖

清泰中,晋高祖潜龙于并部也。常一日从容谓宾佐云:“近因昼寝,忽梦若顷年在洛京时,与天子连镳于路。过旧第,天子请某入其第。其逊让者数四,不得已,即促辔而入。至厅事下马,升自阼阶,西向而坐。天子已驰车去矣。”其梦如此,群僚莫敢有所答。是年冬,果有鼎革之事。(出《玉堂闲话》)

清泰中,晋高祖在并部还没有得到帝位。曾有一天,他很舒缓的、慢慢的对辅佐他的官吏们说:“近来白天睡觉,忽然梦见若干年前在洛阳时,我和天子坐在一辆车上在路上走,路过了他过去的住宅,天子就让我进去。他再三再四的谦让,没有办法,就只好提马进去了。到了厅前下马,我走上了东边的台阶,面向西坐下,这时天子已经赶着车走了。那个梦就是这样。”下属的官吏们没有一个敢说什么的。这年冬天,果然就发生了改权变政的事。

伪蜀主舅

伪蜀主之舅,累世富盛,于兴义门造宅。宅内有二十余院,皆雕墙峻宇,高台深池,奇花异卉,丛桂小山,山川珍物,无所不有。秦州董城村院,有红牡丹一株,所植年代深远,使人取之,掘土方丈,盛以木柜,自秦州至成都,三千余里,历九折、七盘、望云、九井、大小漫天,隘狭悬险之路,方致焉。乃植于新第,因请少主临幸。少主叹其基构华丽,侔于宫室,遂戏命笔,于柱上大书一“孟”字,时俗谓孟为不堪故也。明年蜀破,孟氏入成都,据其第。忽睹楹间有绛纱笼,迫而视之,乃一“孟”字。孟曰:“吉祥也,吾无易此居。”

孟之有蜀,盖先兆也。(出《王氏见闻录》)

伪蜀主的舅舅,世代富足昌盛。在兴义门建造了一处深宅大院。宅内有二十多所院落,房屋和墙壁全都用彩画装饰着。宅院里有高台深池、奇花异草,丛桂小山、山川珍物,真是无所不有。秦州董城村院里,有一棵红牡丹,种植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他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