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部分 (第1/4页)

李梦旗

伪蜀拔山军卒李梦旗经敌擒归岐阳,老母悲泣,因瞽双目。梦旗在岐阳,虔祈切至,愿见慈母,三载方还。梦旗刺股血点母眼,即时如故。乃知孝道感通,其昭然耳。(出《儆诫录》)

伪蜀拔山军卒李梦旗被敌方抓住押到岐阳,老母亲在家中悲伤哭泣双目失明。李梦旗在岐阳虔诚地祈祷,希望早日回家去看母亲。三年之后才回家,他刺破大腿,将血滴在母亲的眼睛里,一会儿,他母亲的眼睛又像当初一样能看见东西了。这很明显是他的孝顺感应的结果。

孟熙

蜀孟熙,贩果实养父母,承颜顺旨,温清定省,出告反面,不惮苦辛。父常云:“我虽贫,养得一曾参。”及父亡,绝浆哀号,几至灭性。布苫于地,寝处其上。三年不食盐酪。

远近叹服。因见鼠掘地,得黄金数千两,自此巨富焉。(出《儆诫录》)

蜀郡的孟熙靠贩卖水果奉养父母,按照父母的眼色和吩咐办事,每天早晚请安出门要告诉去向,回来要面见父母。孝顺周到,不辞辛苦。他的父亲常说:“我虽贫穷,但养了一个像曾参一样的孝子。”他父亲死了,他不吃不喝整日哭喊,悲伤过度好几次危及生命。他在地上铺上草垫子,睡在上面,三年不吃盐和醋,远近的人们全都叹服。后来他看见老鼠在地上挖土,得到了好几千两黄金,从此大富。

卷第一百六十三 谶应

历阳媪 孙权 高颖 神尧 唐高祖 太行山 桑条歌 突厥盐 封中岳

杨柳谣 黄獐歌 苾挈儿 安乐寺 乌鹊窠 鲤鱼儿 挽天枢 黄犊子

骆宾王 天后 阎知微 长孙无忌 魏王 武媚娘 孝和 魏叔麟 武三思

孙佺 张易之 饮酒令 白马寺 李蒙 李进周 志公词 李怀光 王铎

木成文 草重生 唐国闰 竹骝

历阳媪

历阳县有一媪,常为善。忽有少年过门求食,媪待之甚恭。临去谓媪曰:“时往县门,见门阃有血可登山避难。”自是媪日往之,门吏问其状,媪具以少年所教答之。吏即戏以鸡血,涂门阃。明日,媪见有血,乃携鸡笼走上山。其夕,县陷为湖,今和州历阳湖是也。

(出《独异记》)

历阳县有一个老太太,经常行善。一天,忽然有一个少年来要饭吃,老太太对他很客气,临走的时候他对老太太说:“经常去县衙门前,如果看见门坎上有血,可要到山上去避难。”从此以后,老太太每天都去县衙门前看一看。守门的差人问她干什么?老太太讲了少年告诉他的话。差人同她开玩笑,将鸡血涂在门坎上。第二天,老太太见门坎上有血,便拎着鸡笼子躲上山去。当天晚上,县城陷落成为一个湖泊,就是如今和州的历阳湖。

孙权

湓口城,汉高祖六年灌婴所筑。建安中,孙权经住此城,自标作井地,遂得故井。井中有铭石云:“汉六年,颍阴侯开此井。卜云,三百年当塞,塞后不度百年,当为应运者所开。”权见铭欣悦,以为己瑞。人咸异之。(出《张僧鉴浔阳记》)

湓口城是汉高祖六年的时候灌婴所筑的。汉献帝建安时期,孙权曾经住在这座城里,他选定一块地方打井,竟挖出了一口古井。井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汉高祖六年,颖阴侯灌婴打了这眼井。有人预言,三百年以后这口井会淤积埋没,然后再过不到一百年,会被顺应时代,有运气的人重新挖掘出来。”孙权看见碑上的铭文后非常高兴,认为这是自己吉祥预兆。人们对这件事也都感到很惊奇。

高颖

西京朝堂北头有大槐树,隋曰唐兴村门首。文皇帝移长安城,将作木(明抄本“木”作“大”)匠高颖常坐此树下检校。后栽树行不正,欲去之。帝曰:“高颖坐此树下,不须杀之。”至今先天一百三十年,其树尚在。柯叶森竦,根株盘石礴,与诸树不同。承天门正当唐兴村门首,今唐家居焉。(出《朝野佥载》)

西京长安百官议事的朝堂北头有一棵大槐树,从隋朝开始就长在唐兴村的村口。文皇帝移都到长安以后,兴修土木高颖经常坐在这棵树下监督指挥。后来栽树的时候觉得它同新栽的树排在一起不整齐,想把它砍倒。皇帝说:“高颖曾坐在这棵树下,不要砍倒。”到现在这棵树已经有一百三十多岁,仍然存在。它枝叶繁茂,树根盘曲坚固,与别的树不同,高入云天立在唐兴庄的树口,村里住着姓唐的村民。

神尧

隋炀帝与神尧高祖俱是独孤外家。然则神尧与炀帝常悔吝(明抄本“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