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部分 (第1/4页)

得知这个消息后段飞拍案而起,他屡次经过山东,却没有半刻停留,其中原因颇多,但是段飞也没料到山东的兵也如此不济,山东民风向来彪悍,段飞还曾经考虑去山东征兵呢,怎么会积弱至此?

就在段飞大发雷霆,打算亲自率只队伍去山东剿倭的时候,有迹象显示,那股倭寇正在向登州而去。

登州,又名蓬莱,这里历史上出了许多英雄好汉,这一回也不例外,当那伙倭寇向登州奔去的时候,在龙山附近的杨家店,他们遭遇了埋伏,被一群拿着锄头镰刀猪屎耙的农民全歼,愤怒的百姓一个活口都没留,这些倭寇被剁成了肉酱真的拿去喂狗了……

杨家店一战后山东百姓士气大增,他们自发地组织起力量保卫自己的家园,指挥了杨家店一战的人叫做戚景,是世袭的将官,他曾经担任过大宁都司,江南漕运把总,还在神机营任过职,自从神机营划归锦衣卫后便辞官回到家乡,见倭寇太过猖獗,他一时气愤不过组织了乡民在杨家店设伏,倒是一战成名,成了山东百姓眼里的英雄。

段飞见山东倭寇已灭,在民间抗倭大潮的推动下,各地官府亡羊补牢,山东不再是任人鱼肉,段飞也松了口气,传令山东省对那个叫戚景的人进行嘉奖,自己就不亲自去山东了。

五月初的时候顺风而至的倭寇渐渐少了,江浙海上防线经受住了考验,段飞请旨对奚秋蟾与郑若曾进行嘉奖,奚秋蟾当年那点事肯定是一笔勾销了,郑若曾的确非同凡响,跟他接处久了,段飞对这个小孩越来越期许,他找来许多资料给郑若曾看,甚至允许郑若曾随舰出航,郑若曾的父母也很放心地将郑若曾交给了段飞,十四岁的孩子,在这年头许多人都已经当爸爸了,跟着钦差大人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暗暗羡慕的人多了。

五月中旬,基本上没有倭寇再出现,这两个月江浙一带总共消灭倭寇上千人,其中俘虏的倭寇登记在册的总共有八百零六人,都按照市场价分别卖给了何海、老乌龟等大海商,赚得了近万两白银,都拿去奖赏战士和抓获倭寇的百姓,以及继续修缮海军舰艇、港口等等去了。

段飞亲自写了请功的奏折,相当的简短,自有各地官府在请功的时候将详细的内容汇报上去,正德才没时间看那些过程,他最在意的是结果。

段飞没等圣旨回来,他就直接坐船南下抵达福建,直接回了月港,何海、乌海雁等大海商都在月港等着他。

“恭喜大人立下不世之功!”大家纷纷恭贺,段飞也满面笑容地接受了他们的河西,月港基地中已备好了酒宴,在段飞的率领下大家纷纷入席,大家酒至半酣,段飞向何海与乌海雁问道:“那件事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何海和乌海雁都点头道:“大人吩咐的事我们不敢拖延,早已准备妥当。”

段飞点点头,说道:“嗯,本官已向皇上请旨,希望能获得皇上首肯,然后咱们就可以大张旗鼓地开发台|湾……哦不,开发北港了。”

何海道:“大人,虽然咱们已经将那些倭子奴隶送去北港,不过人数还是太少,大人要想尽快将北港完全掌握在手里,只怕还需要动用朝廷大军,转移几十万人过去才比较妥当。”

段飞苦笑道:“故土难离啊,想当初撤澎湖诸卫,将岛上百姓迁回都费了好大的功夫,何况是让百姓们迁往毫无基础几乎等于是蛮荒的地方?朝廷的大军也不是轻易能动的,要将台|湾一口吃下,只能凭咱们手上的这点实力,想点办法慢慢来了。”

乌海雁奇道:“大人,莫非北港另有别名叫做台|湾?这名字听起来有些奇怪啊。”

段飞点点头,说道:“我家乡有人这么称呼北港,我听惯了一时改不过来,唉,北港可是个好地方,如今佛郎机人虎视眈眈,咱们可不能将这么块好地方让那些西番鬼子占了,你们都好好想想,谁想出个好法子,本官可不会亏待了他。”

段大钦差的许诺可从不落空的,大家都绞尽脑汁想了起来,何海脸上刚露出笑容就被段飞捕捉到了,他问道:“阿海,你是不是有主意了?”

何海道:“也就是个念想……我觉得要想大举移民北港也不难,只需诱之以利即可,问题在于皇上还有朝廷肯不肯放宽点管控……”

段飞追问道:“怎么说?”

何海道:“譬如说在岛上开辟的农田无偿归个人所有,数十年内不用交税等等,在商言商,我觉得泉州、宁波和广州三个市舶司都还不够开放,若能在北港开辟一个更加自由的商港……想必前来交易货物的商人会更多,商人们也不用再长途跋涉购买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