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部分 (第1/4页)

阿著乃重新统一大漠的达延汗之子,正统继承者,深得乃父的英明果断与武勇传承,在争夺权力的过程中踩踏着无数同族或外族人的尸体成为鞑靼真正的统治者,不过也留下了许多仇恨,如今他要做的,就是南侵获得一场丰厚的大胜,在胜利的刺激下,才能平抚所有的仇恨,只有不断的胜利,他才能真正成为大草原上的天可汗。

在座的都是阿著的亲信部属,以及几个的大部落酋长,这是一支鞑靼联军,阿著可不会白痴得让自己的精锐在大明的城墙下消耗,却让自己潜在的敌人得以休养生息,他们才是攻城时的主力啊。

阿著当众宣布了弥勒教传来的消息,李福达的亲笔信中详述了自己已经获得太原总兵的委任,并且领了圣旨前往大同平抚叛变,请阿著趁此良机率军攻打宣府,并表示会派人在张家口堡做内应,开关让鞑靼直入中原。

听到这个消息,在座的鞑靼高级将领们都沉默思索,过了好一会阿著才问道:“对这个情报,大家怎么看?”

阿著手下最著名的猛将伏都嘿嘿笑道:“大汗,消息是否可靠?狡猾的大明人怎么会这么便宜咱们?这会不会是个陷阱?”

阿著颔首道:“你能这么想很好,这封信应该是弥勒教教主李福达的亲笔无疑,他去年与本汗联系,要求里应外合拿下大明,不过当时咱们内乱未平,还不到对大明用兵的时候,因此我拒绝了,今年本汗认为时机成熟,与他联系合作,不过前段时间他突然来信说事情有变,他要入京述职,取消合作的计划,显然是因为成了太原总兵之后实力大增,用不着咱们了,如今突然又来信相约里应外合,我想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咱们该相信他去攻打宣府还是继续原定计划,前往大同呢?”

伏都咧嘴道:“大汉,我觉得大明人不可靠,如今大同兵变,肯定要乱一阵子,正是夺取大同的好机会,只要拿下大同,咱们就可以一路打到大明的京城,若是前去攻打宣府,就算顺利跨过长城,要打下宣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攻打几天不下,眀军四面八方就来了,大汉,明摆着那个叫啥李福达的家伙是趁大同内乱的时候捡便宜,却让咱们去打宣府,吸引眀军的注意,咱们可不能受人利用啊。”

PS:说老实话,前天半夜里灯灯就回到家了,没有按照原计划再回老家扫墓,这是因为灯灯年近七十的老爸突发面瘫,已经住院了,灯灯不孝,没能在医院守着他,只能每天送送饭探访一下,还好老爸检查过后没什么大问题,应该能够痊愈,不过这几天灯灯也忙得团团转,勉强能保持更新已经是尽力了,请大家见谅!

第684章 三封密信

阿著向其他人望去,说道:“你们说呢?”

特莫勒族的首领卡达罗说道:“我们南下的目的只是劫掠,不是攻城略地,要拿下大明,凭咱们的实力还不够瞧的,伏都都能看破的计谋也不叫计谋了,照我看咱们要么就无视情报,自己随便找点小城劫掠一番,要么就依照情报,从张家口堡跨过长城,然后绕过宣府,在京城周围劫掠一圈,在眀军反应过来之前就重新出关而去,这两条路都挺好,不用损兵折将获利又足够丰厚,大汗觉得如何?”

阿著目光向其他几个人望去,永布谢族首领刺亦卜道:“我觉得卡达罗说得对,我们南下目的只是为了劫掠,犯不着为汉人卖命打头阵,假若情报可靠,我们越过长城到关内劫掠一番就走,这才是最英明的决定。”

大家纷纷附和,阿著等大家说得差不多了,这才问他左手边的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鞑靼道:“吉囊,说吧,你有什么意见?”

阿著之子吉囊说:“尊敬的父汗,我赞成伏都叔叔的意见,我们不能太过相信明人,我们的目光应该看远一点,咱们若能拿下大同,将会大振父汗声望,若能在大同站稳脚跟,整个大草原都会对咱们俯首翼从,虽说要冒点险,损失会大一点,但是收获更百倍于此,值得啊!”

阿著右手边坐着个十三四岁的大男孩,他乃阿著的小儿子阿拉坦,听到哥哥的话他立刻反驳道:“大哥的话我不赞同,我们目前应该做的是保存实力,明人不可信,咱们还是不要入关的好,咱们沿着关口劫掠一番即可。”

吉囊道:“小孩子你懂什么,眼下大同兵变,正是拿下大同的最好时机。”

阿拉坦驳道:“正因为大同兵变,我们更不能对大同动手,以免因我们的压力,导致大明朝廷对兵变者采取招抚手段,顺利解决兵变啊。”

吉囊反唇相讥道:“照你的意思,我们准备许久,召集十余个部族,就只能望着长城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