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 (第1/4页)

�蛋肽曛�谥辽倌茏��颍�踔潦嵌��蛄桨滓��魅司」芊判暮昧恕!�

段飞道:“既然你信心满满,我便相信你了,苏州府新来的知府和同知是我的熟人,你可以在苏州获得一定的支持,我建议你不要把全副心思都拿去去搞投机生意,做些实业吧,比如开办织造工厂什么的,将规模尽量做大,赚的银子绝对不比你搞投机来得少,而且没有亏本的可能。”

黄素良皱眉道:“主人,别的都好说,规模大了确实可以提高效率,但是也会引来极大的压力,目前织造业多半是一户一机的模式,若我们大规模生产,那些一户一机的织户只怕会群起到衙门去告我们的。”

段飞赞许地说道:“你想得挺周全的嘛,你的顾虑是对的,不过这是无法避免的,一户一织的模式迟早要被淘汰,正因为我预料到会出问题,所以我说你会得到一定的支持嘛,相信你只要记住几点就能安然度过来自民间的危机,首先,你对待工人不要太严苛,第二,要多进行形象公关,让大家都了解到在你的工厂里做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设立奖金重奖那些能够改造机器,让生产更加便利快捷的技术工人,设定考评制,工作最勤劳的工人将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这样一来勤快又聪明的人甚至能存下不少银子,至少比他们在家里单干要赚得多,最后就是多到衙门走动,请当地官府的头儿到厂里多走走,多考察,百姓们就会认为政府是支持我们的,也就不敢轻易闹事了。”

段飞弹飞了停在衣袖上的一只苍蝇,悠然道:“基本上你做到这三点之后就不会出什么问题,倘若有人恶意竞争挑起事端,这个时候就决不能手软,苏州知府是我介绍来的,苏州卫指挥使与我关系很深,倘若这样还办不好我交给你的事,你不如自己买块豆腐撞死得了。”

黄素良心领神会地说道:“小人明白了,一定不负主人所托。”

段飞说道:“很多事情可以做了再说,一旦有了成例,在其他地方推广也就很简单了,民间的事情你自己对付,真正的危险来自朝堂之上啊……”

第〇二五二章 【一条鞭法】

送走黄素良的时候已近申时,段飞叫人去雕刻店买了些雕刀和黄杨木,切成整齐的长方形小块,他兴致盈然地玩起了雕刻。

申时末的时候终于有消息传来,桂萼与戎文盛乘坐的官船已经抵达苏州码头,他们正向苏州府衙而来。

段飞穿戴整齐带着仪仗到衙门口迎接,因为有杨慎在场,大家见面之后一切都按官场惯例来办,杨慎已准备好在衙门里为他们两人接风,酒菜就是从快活楼里订的。

酒至半酣段飞突然问桂萼道:“子实兄,你从前在丹徒等地为官多年,处理民政是绝无问题的,不过……苏州与丹徒那些地方不同,子实兄你可知在苏州为官最重要的是什么?”

桂萼恭敬地说道:“下官惶恐,正要向两位大人请教。”

段飞笑道:“你怎么还这么客气,我们可是老相识了,指教不敢,我随口说说,你觉得可行就听,不可行就当我在说醉话好了,我认为在苏州这种地方做官,搞活经济最最重要,苏杭扬历来一直都是鱼米之乡,现在更是我大明的经济、文化中枢,税赋占了大明江山的好几成,倘若苏州经济搞得不好,税赋减少,只怕咱们的内阁六部都要打个喷嚏,所以说这个经济一定要搞好才行。”

杨慎也微微颔首,虽然他难以接受商业化的思想,但是苏州的赋税的确很重要,桂萼和戎文盛没有做声认真听着,段飞继续说道:“怎样才能搞活经济让苏州成为咱大明首屈一指的经济之都呢?这就要多动脑筋了,时代不同了,很多因循守旧的东西该丢掉就得丢掉,只要是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的就要毫不犹豫地实施,不知子实兄在这方面有什么想法没有?”

桂萼精神大振地说道:“段大人所言令下官茅塞顿开,下官早有些微想法,却没有段大人呢想得如此透彻,有两位钦差大人在场,下官正要请教。”

在段飞和杨慎的鼓励下,桂萼精神抖擞地说道:“下官在历任丹徒等地知县时,深感赋税不均,营私舞弊、欺隐土地逃避赋税的问题非常严重,官豪势家不但通过诡寄、飞洒等诸种手法欺隐土地,又独占肥沃的土地,却只按低税率交纳很少的田租,把赋役转嫁到贫苦农民身上,丰年还好,一遇灾年,百姓便不胜其苦,实乃朝廷之大患,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便要彻底清丈土地,下官任成安知县时,成安原额官民地二千三百八十六顷五十九亩九分,清丈之后,均量为大地二千七百八十一顷四分五厘,土地竟被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