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5页)

在天庆年间………人们传说………平将门和藤原纯友两个都是放荡不羁、像匹悍马的野心家,曾经约定,成功之后要平分日本。他不记得是在哪本书里读过,当时他认为这种无智无谋之举实在可笑。但是,现在却一点也笑不出来,因为他也抱着类似的梦想,虽然跟他们的不一样。他认为只有青年才拥有这种权利,梦想自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他想:

信长如此。

又想:

秀吉不也如此吗?

但是,藉战争求取发展,已是过去的梦想,时代渴望的是久违的和平。而一想到家康完成这个大任务的过人耐力,也令武藏领悟到,要完成正确的梦想,还真是不容易呢!

在如今的庆长时代,以崭新的生命学习信长,可能为时已晚,要像秀吉那样,也不容易。但是谁也不能阻止他拥有梦想。刚才离开的那位轿夫,一定也有其梦想。

话虽如此………武藏暂且把这些梦想抛诸脑后,重新思索起来。

剑………

自己的道路,就在剑上。

信长、秀吉、家康都是如此。社会在这些人走过的路旁,发展出旺盛的文化和新的生活。但是,家康的晚年却已完成了超越时代的大幅度革新和跃进。

由此看来,从东山遥望的京都,绝不会再像关原之战以前那样风起云涌了。

时代不同了!时势已和信长或秀吉所追求的大不相同了!

从今以后,就是剑和这个社会。

剑和人生。

武藏恍恍惚惚地沉思着。

从今以后,一定要让自己的梦想跟自己立志追求的剑术互相结合。

正想着,突然看到刚才那个长得像木雕螃蟹般的轿夫又出现在崖下,用竹杖指着武藏说道:

〃啊!他在那里。〃

武藏瞪着崖下。

在崖下的轿夫七嘴八舌地嚷着:

〃哦!他瞪着这儿看呢!〃

〃他开始走动喽!〃

大家一阵骚动。

对方一个跟着一个爬上悬崖,武藏假装不在意,转身欲走,没想到前面也有他们的同伙,有的交叠双臂抱胸,有的拄着拐杖,远远地围成一圈,堵住去路。

武藏停住脚步。

〃……〃

他转身一看,群集的轿夫也停住脚步,咧着一口白牙说道:

〃你看!他在看那匾额哩!〃

说完,大家都笑了。

武藏站在本愿堂石阶前,抬头仰望悬挂在旧梁上的匾额。

真不舒服!他想大骂一声,但是跟这些轿夫过不去也太无聊了。而且,如果是他们认错人,等一下自会离去。所以他忍着,一直仰望匾额上的〃本愿〃两个字。突然,轿夫们低声耳语:

〃啊!出来了!〃

〃老婆婆他们来了!〃

大家立即互使眼色。

武藏仔细一看,此刻清水寺西门的门口已经挤满了人。参拜的人也好,和尚也好,连小贩们都一副等着看好戏的表情,在圈住武藏的轿夫背后,又围了两三层人墙。他们用好奇的眼光,注意着事态的发展。

就在此时………

〃喝嘿!〃

〃嘿哟!〃

〃喝嘿!〃

〃嘿哟!〃

从三年坡底附近传来一声接着一声的洪亮喊声。不一会儿,就看到有位轿夫背着一位年约六旬的老太婆出现在路的尽头。接着,在她后面又出现了一个年过五十的其貌不扬的乡下老武士。

〃可以了!可以了!〃

老太婆在轿夫背上精神饱满地挥着手。

那轿夫屈膝跪在地上,让她下来。

〃辛苦了!〃

老太婆道了谢,从那人背上噗地跳了下来,对后面的老武士说道:

〃权叔呀!这次不能再大意了!〃

她的声音中气十足。

这两个人正是阿杉婆和渊川权六。两人从头到脚,一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打扮。他们用洪亮的声音问道:

〃他在哪里?人呢?〃

他们一面抹去刀柄上的汗水,一面穿过人墙。

轿夫们说道:

〃老人家!那人在这边。〃

〃可别太急了!〃

〃敌人看来很强喔!〃

〃您可要准备充分呀!〃

大家聚集过来,有的担心,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