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 (第1/4页)

耕介非常高兴。

〃那么您先来看看那个房间吧!〃

耕介带武藏入内。

〃好的。〃

武藏尾随其后,这房子并不怎么宽敞。茶室外的走廊尽头架着一个梯子,爬五六阶便可看到上方有一间约八张榻榻米大的房间,窗前可见杏树树梢,嫩叶上布满夜露。

〃那是我的磨刀房。〃

老板所指的小屋,屋顶是用牡蛎贝壳铺盖成的。

耕介不知何时已经吩咐妻子准备饭菜。

〃来喝一杯吧!〃

这对夫妻向武藏敬酒。

几杯下肚之后,主客已经不拘小节,敞开胸怀高谈阔论,谈的话题全与刀剑有关。

一谈起刀剑,耕介几近忘我。原先苍白的脸颊变得像少年般红润,口沫横飞,口水喷到对方脸上也不在意。

〃大家只是口头上说着,刀剑是我国的神器,是武士的灵魂。然而,无论是武士、商人或神官,大家都不爱惜刀剑。我曾经怀抱志愿,花了数年走遍各地神社和大宅第,去寻找古刀中之精品。但是我发现,很少人能因为拥有自古以来著名的刀剑而心满意足,甚至没有几人能好好收藏。这使我感到非常悲哀。譬如说信州的诹访神社拥有三百多把历史悠久的俸纳刀,其中只剩五把没有生锈。另外伊予国的大三岛神社的藏刀是出了名的。我花了一个多月调查的结果,发现虽然几百年来所藏的三千把以上的刀剑,也只剩十把还闪闪发光,实在令人遗憾。〃

接着他又说:

〃大家对古时候传下来的刀剑和密藏的名剑,只认为它很珍贵,却不知如何爱惜它。就像盲目溺爱小孩,却不知如何教养的双亲一般。不,人类的小孩将来可能再生出优良的孩子,在多数当中,一些愚笨的小孩尚不碍事,可是刀剑就不一样。〃

说到此处,耕介吞了一口口水,眼里重新燃起光芒,削瘦的肩膀耸得更高。

〃除了刀剑本身之外,好像任何事都随着时代每况愈下。从室町到战国时代,冶刀的技术日趋退步,将来可能会越来越差。我认为我们必须保护古刀,因为这些是日本祖传的名刀,即使现代技术再好,也仿造不出第二把刀了。这实在是一件既可惜又令人遗憾的事。〃

说完,他好像想起什么事,突然站起。

〃您看这把也是别人托我磨的刀,很可惜全都锈了。〃

他拿出一把很长的武士刀,放在武藏面前,证实他刚才所说的话并不假。

武藏原本轻松地流览那把长刀,蓦地,他大吃一惊,这不是佐佐木小次郎的〃晒衣竿〃吗?

其实一点也不奇怪,这里是磨刀店,当然会有人寄刀剑于此。

但是,武藏万万没有料到会在此看到佐佐木小次郎的刀,不禁令他想起往事。

〃哦!这把刀好长啊!带这把刀的人一定是个不寻常的武士。〃

武藏说着。

〃没错。〃

耕介同意武藏的说法。

〃多年来我看过不少刀,却鲜见像这么长的刀。不过……〃

耕介把〃晒衣竿〃拔出刀鞘,刀背对着武藏,交给武藏看。

〃您看,很可惜有三四处生锈了。不过还是可以使用。〃

〃原来如此。〃

〃幸运地,这把刀是镰仓以前名匠所冶炼的。虽然要下点功夫,但是生锈的部位能磨掉。古刀即使生锈了,也只是表面薄薄一层。可是近世的新刀,若是生锈,恐怕就不能使用了。新刀一生锈就像长了恶性瘤一样,会侵蚀到刀心的部分,光凭此点便可辨别新刀的冶炼技术根本无法和古刀相比。〃

〃请收起来。〃

武藏将刀刃面对自己,刀背向耕介还给他。

〃请问这把刀的主人是否亲自来此呢?〃

〃不,有一次我到细川家办事时,细川家的岩间角兵卫先生要我在回家前顺便到他家去。我去的时候,他便将刀托给我,说是他客人的。〃

武藏在灯下对着刀看得入神,他自言自语说:

〃它的刀质非常优良。〃

〃因为这是一把大刀,必须扛在肩上才能携带,刀主人委托我将它改为佩在腰上的刀。若非身材魁梧而且手法高明的武士,是无法将此长刀佩戴腰上的。〃

耕介望着刀,自言自语。

看来这主人在酒酣耳热之际,似乎也累了。武藏趁机告辞离去。他一走到屋外,发现街上灯火已熄,到处一片黑暗。没想到他在那儿逗留这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