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1/4页)

一个月后,建国接近五百年的高句丽亡国,赵贵的集团军伤亡不过数百,赵贵在接见新罗和百济国王的时候,突然将二人逮捕,随即大军继续进攻,两个月后朝鲜半岛全部平靖,再无其他势力存在。

赵贵的集团军征战的损失很小,但战后却经常遭到袭击暗算,非战斗减员也不断增加,这时候赵贵便施行了陈宇制定的绝户计,强迫大量朝鲜半岛的居民迁到魏国境内。

留下的真空地带从东北诸部中抽调子民补充,每个部落都抽调一部分人手,绝不给任何一家做大的机会,至于这些迁徙至内地的棒子子民也是大有用处的。

从西安引进渭水修筑大运河的起始点,河北山东等地的河道也需要大量人手清理,没办法,整个北方战乱刚刚消弭,劳动力缺的太多,高句丽等吃苦耐劳闻名的民族,终于算是帮了陈宇大忙……(未完待续。)

二七二章 辽东的布置

寒冬腊月,鹅毛大雪随风飘落,屋外早已是滴水成冰,内室却如同骄阳似火的盛夏,火炉里无烟兽炭滚滚,发出阵阵热流,穿着薄袍依然能感到热流扑面。

“除夕不能回家的情况我过去也经历过几次,但却从未离家如此之远!”叹气的男子长相俊美的程度足可令少女窒息,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此人正是北地第一美男子独孤如愿。

“期弥头!你有什么可叹气了,主公已经交代,等天气转暖便许你回去,我却还得留在这里苦守,如今我都没叹气呢,你有什么可哀叹的!”赵贵大眼一睃,一副极度不满的样子愤然道。

“主公让元贵兄只身留在这里,可见对你的重视远高于我啊,元贵兄应该高兴才对!”独孤如愿微微颔首道:“如今已经封了你开国县侯爵,又封你行台尚书,你也该知足了,难不成你还想要个开国县公爵不成?”

爵位不过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罢了,但这兄台尚书却是朝廷临时授予的地方大员,不但可以节制一方军政,还允许便宜行事,说白了并不亚于后世的节度使,虽然大魏本土境地,除了将来大有作用的侯景以外,陈宇已经基本杜绝了出现军政一把抓的地方大员,但是对于高句丽这等偏远之地,却也无法一下照顾周全。

“能为主公效力便可,官职爵位又有何值得在乎的,如今远离中枢,只怕主公慢慢给我忘了……”赵贵话语中不无哀怨,听得独孤如愿顿觉也是好笑不已。

“你放心,主公已经准备派尔朱天光来此抚民,届时必会带上一批属官,等此处安稳了些,元贵何愁不能归乡!”独孤信笑着安慰道:“当今天下还敢启用尔朱氏的唯主公一人。尔朱天光也确实很有本事,主公知人善任大胆启用贤才,何愁辽东一隅不能早日平靖,元贵兄何必担心不能离开此地!”

“尔朱兆骁勇却无谋略,治军手段更为平庸,主公如今让他任骑射教官也算是人尽其才,尔朱世隆虽然胆怯但处理事情谨慎细微,主公让他协助苏先生整理户籍,也并未出过差池,至于这尔朱天光虽然军略不甚突出。但抚民却很有一手,当年尔朱荣多次外出,晋阳等地大本营可都是他镇守的!”赵贵说罢又轻轻挑拨几下温酒的兽碳。

这些木炭都是高句丽皇宫中的储备,所谓兽碳乃是将木炭夹着香料和成兽形,外表美观大方暂且不提,一旦燃烧起来还有阵阵扑鼻的香气,木炭都如此精巧,高句丽皇室奢华程度可见一斑。

《晋书外戚传。羊琇》写道:“琇性豪侈﹐费用无复齐限﹐而屑炭和作兽形以温酒﹐洛下豪贵咸竞效之。”晋武帝晚年之时奢靡风气极盛,尤其是洛阳之地。石崇和王恺斗富之故事可谓广为流传,只是无人想到这高句丽好的不学,偏偏把这风气学的很精,最可气的是明明偷学却还不承认。看来朝鲜半岛新民的德行和旧民也并非全无关系……

“尔朱兆乃是尔朱荣的亲侄子,尔朱世隆兄弟等人与尔朱荣血缘关系也近,这些人被尔朱荣重用都是理所当然,但这尔朱天光和尔朱氏嫡系血缘关系却很远。他被尔朱荣看重完全凭的是真才实学!”独孤如愿沉吟了片刻,又道:“主公胸襟开阔气度高绝,当然敢用尔朱天光。但元贵兄你却不得不提防着他!”

“贤兄多虑了,我又不是初出茅庐,此人才华我会尽用,但却绝不会让其过问军事,就算我走了这里也会交由毕业于讲武堂的娃娃军将领手里,这些人和你我一样俱是主公嫡系,有他们在大可不必担心!”赵贵自信说道,赵贵本来也是娃娃军系的将领,对同僚的能力和忠心都极为信任。

独孤信听罢也并未在多言,这些新军年轻将领随着陈宇南征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