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 (第1/4页)

当年魏过的元法僧曾主动投降,让萧衍白白就得了重要战略要地——彭城,当时萧衍是派儿子箫综作为主帅率兵接管彭城,结果却不想这箫综竟连夜偷偷的投降了北魏,战前主帅突然变节,直接导致梁国全军溃败,萧衍也白白失去了这座好不容易的得到的城池。

可惜梁武帝没有吸取教训,这次又派了一名宗室子弟作为主帅,这回萧衍派的是他兄长的儿子箫渊明,梁武帝因为兄长箫懿死得早,所以平时对这个侄子关爱有加,照顾方面甚至比自己的儿子都多,这对叔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融洽,说他们情同父子也不为过。

当年箫懿对前朝皇帝箫宝卷忠心耿耿,甚至提醒箫宝卷要防着自己的弟弟萧衍,萧衍知道后便暗中暴露自己野心和意图,并设计让箫宝卷以为箫懿也要造反,结果萧宝卷便诛杀了箫懿。

萧衍正好以兄长无故被杀的理由造反,推翻南齐建立南梁,所以萧衍对侄子的照顾更多的也是为了弥补当年对兄长愧疚之情。只是这南朝的宗室都是一帮败类、无能之徒,根本没有一个拿的出手的人物,这箫渊明更是懦弱无能,缺勇少谋之辈。

梁武帝其实也不是不知道宗室子弟的能力,不过造反起家的梁武帝,到了晚年疑心更重,能让他信任放心带兵的也就自己的子侄了,一个人最缺什么就最怕什么,造反起家的萧衍缺的是名分,所以他最害怕最担心的也正是别人有样学样,向他一样造反,以至于萧衍只能派信任的宗室为主帅,当然南朝如今和北朝也没法比,至少在统领一方的大将方面,南朝此刻确实处在这么一个青黄不接的尴尬情况。

萧衍虽然老了,精明已经不似当年,但作战部署和作战战略能力方面,他的底子还没有丢,尤其他明知道自己的侄子是个什么货色的情况下,萧衍哪能不提前不止妥当,等规划好了作战计划,才敢放心的让侄子领兵出征。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三百零一章 超级替补出场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等梁朝派大军北伐,侯景心里这块石头也算彻底放下了,但侯景却不想过早带兵进入战场,在王伟等人的建议之下,侯景决定还是等南北双方两败俱伤在出手的好,毕竟这样才能取得利益的最大化,而南朝方面萧渊明连北朝的军队他都瞧不上就更别说侯景了,萧渊明压根就没打算让侯景支援。

面对梁国气势汹汹的北伐,陈宇一方当然也早有准备,慕容绍宗早就被陈宇叮嘱过,遇到这种情况他也不着急,立即调整军队布置,准备阻击梁**队,当时邺城中有人传言说侯景后悔造反,但是皇帝却不给他投降的机会。

明眼人都是知道,表面说的是皇帝,但其实明显针对的是陈宇,陈宇虽然不在乎名声,但他也不怨皇帝担一个对臣子过于苛刻的名声,而且若是大家觉得是朝廷不给侯景投降机会,那么人们反而会同情侯景。

于是陈宇便让手下陈元康给侯景写信道:“你家人都在朝廷这里,只要你现在投降,过去的事情朝廷可以既往不咎,让你永远镇守豫州。”

如今傍上萧衍这个靠山,侯景哪里还会向北朝服软,当然郑大车的死也是他心里巨大的伤痛,他当然不会像北方投降,于是侯景便立即回信道:“当年汉高祖的父亲被项羽抓了,面对项羽威胁高祖面色不改,告诉项羽如果拿自己父亲煮粥,记得给自己留一碗!高祖对父母都这样,我对妻儿有怎么会太过眷恋,你要是觉得杀了他们对你有利,你大可杀了。另外豫州等中原要地不用你赏赐给我,我会自己去占领。”

陈元康按照陈宇的意思,将侯景的回信展示给众人道:“今上念侯景是老臣,想对他宽容,如今他却不领情,陛下和平辽殿下也无可奈何啊。”至此也再没人为侯景求情,大家都认为朝廷还算宽容大度,至于这个侯景确实有些不知好歹……

……………………………………………………………………

侯景当然知道慕容绍宗的厉害,他再次给萧渊明写信提醒,让萧渊明千万不可大意。并告诉萧渊明南方多是步兵,如果慕容绍宗败退,追击万万不可超过二里。侯景如今期待南梁和东魏最好是两败俱伤,到时候他选择的机会就多了,那时自己必成为各方争夺的重要人物,但侯景对南军却比较担心,主要是双方主帅的差距实在有些太大,以至于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