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想到这里,我蹭的一下就跳下了床,帮二毛盖好被子,就直奔爹娘生前住的厢房去了。

说来真是万幸,要不是我从小就机警过人,聪明伶俐,绝对不会知道我家里真的藏有一部家谱。那是哪一年?我仔细回想了下,对,就是二毛出生前的那年,因为我记得我娘当时挺着个大肚子。

那年我十二岁,有一天下午,我看见我爹在房里拿着毛笔写着什么。我当时以为是我爹在记录小店的进货单,就想凑过去看看,可我爹看见我走过来,一下就把面前那本册子合了起来。我那时认字不多,只记得那册子的封面上写了个“金”字。然后我爹就把那册子放进了一个木箱,搬进了柜子里。后来,我娘喊我吃饭,就把我拉了出去。现在想起来,我突然觉得那一幕似乎是我爹故意让我看见的。

我走进房间,打开了那个柜子。里面全是些旧衣服,也没有折叠,堆得老高。我翻了一遍,除了衣服还是衣服,哪有什么箱子。嘿,我就想不通了,当年我明明看见我爹把那个木头箱子放进来的,怎么没在这里,难道早就换了地方了?我又仔仔细细的摸索了一遍,仍然一无所获。

就在我已经放弃,准备再去别的房间找找时,忽然余光一瞥,我看到有堆衣服后面隐约露出了一个小小的铜环。我赶紧移开那堆衣服,果然,这柜子里还有一个暗门。我欣喜异常,一把拉开那暗门,只见一个深紫色的木箱乖乖的躺在里面,就是这个箱子!

拂去箱子上厚厚的灰尘,我像一个信徒一般,虔诚的打开了盖子。

“我操,这么多书?!”我往里看了一眼,着实被吓了一跳。这箱子倒是不大,可里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一本又一本黄皮书册,箱子被填的满满的,严丝合缝。只见那黄皮册子都是线装的,每本封面上都贴了张红纸,上面用毛笔写着四个大字“金氏族谱”。

哎哟喂,我还真没想到咱老金家的人能堆满一箱子嘿,我骄傲啊。这一本一本的得有多少亲戚在里头,三姑二舅大表哥,六姥爷五姨妈四婶婶,多么庞大的家族啊,我感叹啊。想我金一鸣才貌双全,能文能武的,百八十年也不一定能出一个我这样的,在这老金家的族谱里头怎么也该把我金一鸣单独写一本出来。。。。。。。。我盯着一堆册子畅想了半天,眼睛都想的直发光了。

我拿起最上面的一本,翻开来。这一本的第一页上写着一行字,“历代源流序”,这是什么鸟意思?仔细看了后文,很快我就理解了这段文字的意思,要不怎么说我聪明呢。

文章的开头写着这么一段话“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溪,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武才,遂熊长夷狄”,这段话说的是一个故事,大概的意思是,有一名女子在溪水边看见漂来一个三节的大竹筒,想推开可是推不走,突然听到竹筒里有孩子在哭,便把这竹筒带回家去,打开来一看,里面有个男孩。这个男孩长大之后能文能武,最后平定了天下。。。。。。。看到这里,我突然有个想法,这个男孩不会就是说的我金一鸣吧。。。。。。。接着往后看,我的梦想破灭了。

后面接着写到“众归从之,自立为夜郎侯。浣女破竹地遍生竹,遂指竹为姓,生子金竹二郎,金竹三郎。后世遂以金为姓。”以我的理解,这段话是说这个男孩长大后平定天下,便自立为夜郎侯。而他毕竟是水里漂来的,无名无姓,就看见那溪边女子破开竹筒的地方长满了竹子,干脆,就姓竹了,可是又觉得姓竹不大好听,生了儿子便给他们加了个金字,叫金竹二郎和金竹三郎。后世的子孙也就都姓金了。

看到这我一下没忍住就笑了出来。我在想这开疆辟土的夜郎王也够聪明的,姓竹那当然是万万要不得了。猪二郎,猪三郎,夜郎猪王。。。。。。这念出来多不文雅啊。加了个金字,那效果不一样了,登时显得富贵啦,有水平有水平。也幸好这老祖宗有水平,要不我该叫竹一鸣了。。。。。猪一鸣,狗一叫。。。。。幸好幸好。。。。。。。

就是这么一段故事,说了下老金家为什么姓金,虽然我觉得有些扯蛋,可祖宗在上,我可不敢不敬,还是依然保持虔诚的姿态继续往下看了下去。后面的内容很繁琐,竟是些规章制度之类的,标题写的都是古训,家规,家训,祠规,宗规等等。我大概翻了一下,没有引起我的任何兴趣,无非就是不可偷盗,不可抢掠,不可奸淫之类的东西。

接下来的一本册子上写的是“十修家谱序”,说的是这套金氏族谱已经是第十次修订了。我一想也对,这一代一代的隔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