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让位于姬发(求推荐票) (第1/2页)

翌日,侯府大殿之中。

白晓易坐在上首,昨日回来之事并未外传。

直到今日他来到大殿之中,姬发、散宜生、南宫适等众位文臣武将,方知白晓易回来了。

众臣皆是脸露疑惑不解之色,想不通为何白晓易突然回来了。

此去朝歌来回的路程,至少需要两月之期,更何况白晓易是去请代父罪,搭救西伯侯出狱。

此时距离两月之期,尚有将近十天,大公子却是此时便独自回来了。

不但不见西伯侯的踪影,甚至是连随从都没有一个。

不过,以前伯邑考做事,从未出过差错,众人虽是心中诧异,却也不敢怠慢。

急忙上前问候见礼,耐着性子等候白晓易开口。

姬发见众人都到齐了,便开口率先问道:

“兄长,为何便已赶回?可曾见到父王?”

白晓易微笑着扫视众人之后,点点头云淡风轻的道:

“诸位大可放心,父王已被救出,正在赶回西岐的途中。

此时尚未到达汜水关,应当在五日之后,方能回到西岐。

我是因为特殊的际遇,因而提前赶回,告知诸位一声。

还有一件事,我此后把太子之位,让与兄弟姬发,不再打理政事。

专心跟随师尊修习道法,其他的事宜,等父王回来之后,再行定夺。”

“父王回来了,实在太好了!”

“主公回来了,太好了,真乃西岐之幸也!”

“是啊!真乃我西岐之福啊!”

下面的众人喜形于色,顿时议论纷纷,大殿之中顿时一片欢声笑语。

片刻之后,议论之声渐渐安静下来。

散宜生神情喜悦的施礼道:

“臣启公子,主公得以回归,乃是万千西岐百姓之福,西岐人人期盼之事。

臣稍后便安排人准备接应事宜,恭候主公回归。

不过,公子因何而要去修道,并且让出太子之位。

自古以来,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皆是嫡长子为太子,从未出现嫡长子让位之举。

公子此举乃是违背祖训,臣以为公子让位之举,实为大大的不妥。

臣肯请公子收回让位之言,等待主公归国之后,再行定夺。”

大将军南宫适附和道:“散大夫说的没错,请公子收回让位之言!”

“请公子收回让位之言!”众臣随之附和。

姬发也急忙道:“兄长,弟才疏德浅,岂能担任太子之位,还请兄长收回让位之言。”

白晓易心中却是嘀咕道:“嫡长子,就一定能成功上位吗?

尤其是那些开国的皇长子们,无一不是经历血雨腥风,看透政权倾覆。

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个能成功登上帝位,而且下场比较凄惨。

大秦扶苏公子,被冠以为人不孝、无尺寸之功的罪名,被迫自杀。

大汉齐王刘肥,被吕后逼得没办法,只好把城阳郡献出,战战兢兢的当了13年齐王就嗝屁了。

大唐太子李建成,被自己弟弟黑化,最终兵败玄武门,惨死当场。

而伯邑考本该惨死的,虽然如今变了自己,但是自身本就没有当皇帝的命。

哪有修道成仙,来得快活逍遥?即便当了皇帝,也不过区区百年寿命而已。

而修成仙人之后,却是能永远年轻,几乎是长生不老,不比一个小小的凡俗皇帝牛逼吗?”

想罢,白晓易摆了摆手道:“此事我心意已决,即便是父王回来,也无法改变我让位的决心。

诸位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志不在此,诸位又何必为难于我?

况且,兄弟姬发文能定国,武能安邦,德行兼备,仁合天心。

让位于兄弟姬发,乃是我心中所愿,诸位不必再劝。”

众人闻言不禁面面相觑,但见白晓易态度坚决,只好不在多言,等西伯侯回来再行定夺。

随后,众人讨论了一些,前去接应西伯侯姬昌的事宜。

白晓易也不在言语,一炷香之后,便各自散去。

随后白晓易前往后殿,拜见了祖母太姜,母亲太姬。

并告知了她们,姬昌即将回归西岐的消息。

老太太自然是喜极而泣,连声说好,把白晓易都夸上了天。

连问白晓易是如何救出姬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