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能或是否? (第1/2页)

随行的雷震子见此情景,急忙飞奔而去,不多时便返回,身后跟随许多兵卒,搬来许多劳工们制作的椅子、凳子。

他先请姬昌坐下,随后再给易玄摆下椅子,众兵卒则是给文武发放凳子。

随后雷震子带着兵卒,迅速远离作坊,他此举让姬昌亦是颇为欣慰,微微点头赞许。

如此一来,造纸作坊变成了临时之朝堂。

易玄也没想到,雷震子竟然还有如此细心的一面,倒是觉得有些意外。

在易玄的印象之中,雷震子手持黄金棍,除了打还是打,一路打、打、打,直到封神结束为止。

加之封神之中女仙本就不多,不论是在原著之中,还是电视剧之中,以雷震子怪模怪样之容貌,也无任何可能与女仙人有暧昧之情,绝逼是钢铁直男一个,堪称是猛男之中的战斗机。

众文武坐定之后,大将军南宫适起身道:

“主公,大公子,我西岐之地,尽皆仰仗主公仁德,方得以安,倘若有人不遵从,需得问过我手中之刃。

不论大公子有何良策,若是能使得西岐百姓安康富足,尽管直言便是,何须顾虑?”

易玄闻言颇为无语,众文武之中,九成以上皆是武将,仅有一成文臣,真正能拿主意,可堪一用的文臣,唯有散宜生而已,其他人不提也罢。

在这个时代,百姓远不到认清文化知识重要性的时候,最关心的乃是如何耕种更多的地,得以吃饱肚子,劳动力才是最重要的。

识文认字又不能填饱肚子,而且竹简也属于贵重之物,又无先生教授学识,因而九成九皆是目不识丁,不懂礼法之人。

姬昌麾下,四贤八骏三十六杰,皆是武将,因而散宜生颇受姬昌器重。

姬昌并未出声,而是侧头看向易玄,易玄正色道:

“南宫将军,我知你武艺高强,素来勇猛,不过,此事乃是针对我西岐之人,若是有人不从,南宫将军手中利刃,能否对亲人朋友挥下?”

南宫适听完脸色微微一变,他身为大将军,本就是贵族出身,亲人朋友之中,多是达官贵族。

他话虽是这般说,但是让其真的下手斩杀,不遵号令之亲友,却又如何能下得去手?

南宫适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拱手道:“但凡主公旨意,我绝无推脱,绝不留情。”

易玄一听此言脸色微黑,他没想到南宫适竟然会玩起太极来了,还这般信手拈来,娴熟无比。

果然,他能混到大将军之位,又岂会是满脑子肌肉,莽撞无脑之辈?

南宫适乃是封神之中的一员福将,气运堪称逆天,诸多半仙、真仙、金仙,甚至大罗皆是尸骨无存。

而南宫适败阵数次,还曾被对方活捉,却是犹开挂一般,愣是不伤丝毫,直到武王伐纣结束,成为西周开过元老之一。

易玄瞅了瞅神态自若的南宫适,并未言语,皮球是踢给姬昌的,他也不想多言。

倘若姬昌改革之心坚定,他便细说改革方案,若是不坚定,他也懒得费心费力,只需想办法提高百姓耕种效率,增加粮食产量即可。

在此时改革制度难度不小,毕竟世人的思想与理念,不是短时间能改变的。

姬昌似乎早已猜到南宫适会有此言,并无半点意外的神色,抬眼看向散宜生问道:

“此事关乎我西岐无数黎民百姓,能否安康富足,以及难以计数之贵族利益,更关乎我西岐能否和平安稳,散大夫以为如何?”

散宜生起身道:“前些日子,大公子曾对臣言之,国富则民强,民强则国盛,国盛则民安,民安则天下太平。

如今想来依旧犹如洪钟震耳,至今不敢相忘。

臣认为既然大公子提出此等此议,想必对于贵族之流,必然另有安排,断然不会让我西岐因此而生乱。

因而,臣以为大公子言之有理,若是能使得西岐百姓安居乐业,成为全天下之乐土,我等理应不遗余力,支持大公子变革之法。”

姬昌闻言沉思了片刻又问道:“众卿可有异议?”

众文武尽皆沉默,显然还有不少人,怀着观望的心态,此时易玄并未言明具体变革之法,无人知道如何变革。

姬昌接着肃然道:“众卿若无异议,孤让易玄言明变革之法,主司记载之人,需得记载于册。

在未确定实施之前,任何人不得宣扬变革之事,若有私自泄露者,孤亦无情可留。”

众文武闻言皆是脸色凛然,同时心中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