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思考的人,但现在不得不慢下来,一慢下来,他感觉得自己就变得迟顿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规则40

何总的野心确实是有点大了,不用肖俊峰开口,他就承诺可以让江苏地区的市场一个季度后翻一翻。就是他想在几个杂志上做个半年的广告,甚至他都设想了广告方案的内容,还有就是要在几个电脑城外面做几个大的广告招牌,一些活动的宣传彩页,现在彩页太少,还有什么统一的展架,柜台的包装。甚至他都设想了,在冬天,他想在所有的一线人员身上穿上一个红色马甲,打上“大华”的标志,一线人员加上分销商的大概有一两百人,还有下面地市的加起来需要四五百件马甲,这样广告就随着人员的流动而在宣传了。

听得肖俊峰直一愣一愣的,直让他思维有点短路,停了许久才反应过来。何总真的是狮子大开口了,对于他们这样的厂家想做到这一点是何其的难啊,别说他们,就是那些国际品牌也不敢一步到位的把这些全都做了,只能一步一步来。

最后肖俊峰与何总讨来讨去,只是答应了把展架给换了,柜台挑出十个包装一下,做点宣传彩页。对于杂志上打广告的事,还有做大型户外广告与做红色马甲,肖俊峰推说要回去跟公司高层统一的开个会再做决定。

况且这样的设计与市场策划不是一天两天就弄好的,包括立项、预算、讨论、设计、生产那也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

何总也是个吃肉不吐骨头的主,不依不饶的说他早就算好了,正好这些都弄好,可以在春节之前甚至元旦左右就可以了,正好整个冬委最旺的时候可以用上这些东西,所以现在就得提计划了。原来,他计划得比肖俊峰还要快,赶在他的前面了。

这些令肖俊峰哭笑不得,只得说回去要好好的提提这个计划,会尽量说服公司的领导层。其实肖俊峰不知道这些还只是其次,还有更主要的在后面。

何总说,据他所了解,现在鹏莱在合肥还没有真正的代理商,他直接要肖俊峰把合肥的市场给他去做,并且可以签下军令状,要肖俊峰这次来华东,南京就是最后一站了,不用再去合肥了。

肖俊峰不禁打了个冷颤,如果说杭州、上海的客户是一个个的狼豺虎豹的话,何总无疑是一条潜伏在水里的大鳄,不是一口一口的撕着肉吃,而是直接一口把全盘吞下。

肖俊峰只能说下午他好好跟公司的领导沟通一下,明天给他答复,虽然现在合肥市场一直空着,四处窜货过去,但真正的代理权还是需要仔细的考虑的。

只能用四个字形容肖俊峰的情形,灰溜溜的。何总如此浩大的一个计划,令肖俊峰的想法相形见拙,不值得一提,他就像一个在柜台面前摆弄着小玩具的卖主,而何总却是大块大块的蚕食市场的猛鳄。

虽然他尽量的保持着冷静与沉着,但他不得不承认他真的是灰溜溜的,何总不是顽抗着不愿做,而是他想做得大得超出鹏莱的掌控。

这在渠道规则中是绝不允许的,厂家只会想着如何削减代理商的权限,掌控代理商,把代理商死死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而让代理商玩得比厂家还牛,那就预示着这个代理商以后将很难掌控,虽然他可以做出很大的量,他同时要知道喂养鳄鱼需要的食料更多,最后只会得到的较少,付出的却很多,肥的是鳄鱼,甚至还要随时提防着这头大鳄会反咬一口的代价。

在商场里不乏有这样的例子,就像华为与思科一样,以前华为只是一个小小销售商,后来成为代理商,最后挣脱缰绳成为一个生产商,现在竟然是与着思科同等竞争力的世界巨鳄。所以所有的厂家都希望游戏规则是掌控自己手中的,别人只是照着自己的规则玩的玩家,绝不允许成为对手。

在肖俊峰与杨浩天与张总的反复商讨后,张总还是毅然的决定,把合肥市场给何总,让他去做,先壮大自己,再想办法控制代理商。

其实正在他们商讨的同时,何总已经下了一个大单过去了,如果说杭州、上海的代理商那单算大的话,那何总这个单足以让他们那些单变成小单,直接提一千台数码相机。

何总的一举一动就都虎虎生威,其实肖俊峰从侧面了解到,不管他们给不给何总合肥的代理权,现在整个安徽市场的货基本上都是出自他下面的渠道,他甚至还能窜货到上海、渐江去,包括一部的山东市场。

难怪这一带经常出富商巨贾,他们的能力确确实实的是不能小瞧。

这是这次华东之行最大的败笔之处,虽然这里出的单最多,最好,但肖俊峰的最后一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