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一场联袂演出?这可比我想像的还严重!”沈青青瞪大了眼睛。

王晓野不紧不慢地说:“你以为只有中国股市才有这种猫腻吗?基金经理只在理论上是长期投资者,他们的投资成绩并不见得比散户们好。美国曾经有过一个试验,将一组基金经理和一只猫随意抓出股票号码来比较,结果发现半年后两者的成绩差不多。这说明专业技能并不决定一切。在重重压力下,许多基金经理也会参与投机活动。即使在法制健全的欧美和香港也不例外。国内的猫腻你比我更清楚。” 。。

基金经理(4)

“国内的确如此!但我没料到国外也这样!”沈青青说。

“我们演的小品当然比不上国内成批的大规模制作。基金经理们知道湘北天乐仪表是一只短炒股,但他们还是热烈追捧,以便上市后有人接货。他们提问时有意避重就轻,只问些不痛不痒的问题。等这些问题被回答之后,问答的时间也不多了,有人想问关键问题时,我就在台上说抱歉时间已到,他们就没机会了。”

沈青青此刻镇定下许多,但眉头并未舒展,就问道,“那报纸的正面股评报道也是有预谋的吗?”

王晓野喝了口酒说:“是啊,不也和国内一样吗?写股评的人士并非专业人士,不需要有专业资格,因此他们不受证监部门监管。但他们常在媒体上对股势和股票评头论足,一般读者,特别是散户们,往往把这些股评文章当作投资的重要参考。”

“海外股评不是比国内股评更中立、客观吗?”沈青青问。

“的确比国内好多了,但这也是相对的。只给报纸写文章是赚不了大钱的,因此股评人士也要炒股,自己想买某只股票时就先对这只股票进行攻击,以使其价格下跌,这种攻击往往是合伙行动,因此不同媒体上会同时充斥对某只股票的负面描述,这时就有人将其抛售,有人就趁低买入。国内股评不也是这套路吗?”

沈青青接上说:“是啊!然后报纸又齐声唱好这只股。国内更专业,股评人还会与上市公司、庄家和有关部门配合,将利好消息及时对外公布。等这只股升到一定价位大家再出货,一轮炒作就这样完成。”

“很好!你说得更清楚,不就这么回事吗?”王晓野耸了耸肩。

“可是我不知道原来国外也这样!怎么这世界到处都是黑幕呢?那你怎样看待这些?”沈青青问。

王晓野手捧酒杯,盯着女人红彤彤的嘴唇说:“也许有个民意调查能说明些问题,调查题目是‘中国受人尊敬的职业排行榜’,结果六十四种职业中,最受人尊敬的是教师,仿佛中国人特尊重老师。最不受人尊敬的,即排在第六十四位的是三陪小姐,因为大家觉得靠身体赚钱可耻。也许因为中国文化伟大,所以一方面找三陪小姐的中国人特别多,另一方面国人又将三陪视做最下流的行业。有趣的是,排名第六十三位的就是股评人士。因为他们与上市公司、券商和庄家串通起来骗股民,因此其排名仅高过三陪小姐。”

“那么你是怎样看待这些排名的呢?”沈青青问。

“你听完结果分析就明白了。调查发现,排名第六十三位的股评人士在股市上赚到钱之后,经常把钱大把花在排名第六十四位的三陪小姐身上。而三陪小姐们收钱之后又经常将其投到股市上。由于三陪小姐对股市无知,这些钱又输回给股评人,而股评人又再将钱花在小姐身上,如此循环往复,排名最后两位的从业人员一直在进行一种零和游戏:股评人士不断获得短暂的性*,付出的是日渐下滑的身体。三陪小姐不断获得拥有金钱的短暂*,付出的是日渐磨损的青春。曾经有香港媒体将股评人士界定为财经演员,认为股评人士不可多信,后来改成:多不可信。可这并不妨碍我们利用他们为天乐仪表的股票销售造势。我和他们约定在股票发行期间对天乐仪表进行吹捧,交换条件是参与游戏的股评人士将获得一定配额的原始股,而且如果这些股票在上市的第一个星期内跌破发行价,我们负责安排原价购回。这就是该股抢手的原因。”

基金经理(5)

“看来的确是天下乌鸦一般黑!那我们到底在干什么?好像在参加一场比赛,比谁更黑!”沈青青虽感失落,但心境已平和了许多,对世界的预期已被拉得更低。

王晓野担心她的心情太黑,就说:“你看太极阴阳图上的阴阳鱼,黑到极致就白了;乌云的反面,不也是一片灿烂阳光吗?金钱崇拜毕竟比权力崇拜进了一大步。股市能在中国出现,不也是改革开放的进步体现吗?咱们毕竟人多、家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