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 (第1/4页)

待各位坐定后,叶剑英高举酒杯说:“请主席喝杯酒吧。

今天是很值得纪念的日子,应该喝一杯。”

毛泽东高兴地答应下来。

他笑着说:“好,咱们都干了这一杯。”接着大家相互碰杯。

这顿饭很丰盛,是叶剑英和彭真特意安排的,有昆明湖的鲜鱼,玉泉山的大米。。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一八五章。实施紧急抢救计划

一。

蒋介石一直看不到自己在战略上的致命缺陷,却喜欢乘着“美龄号”专机到处指挥,直接剥夺了战场指挥官的权力,平白无故地制造了许多混乱。

加上部队中有嫡系杂牌之别,蒋又厚此薄彼,卖命者成炮灰,取消番号,保存实力者受赏赐,使蒋军内部矛盾重重,政令不畅,士气低落,战斗力下降。

直到此时,蒋介石不得不承认:“就整个军事而言,则我们无可讳言的是处处受制;着着失败。”

在1948年夏天在南京召开的军事会议上,蒋介石甚至悲观地预言:“明年夏天能不能在这里开会都成问题。”

蒋介石关于胜利的预言每每落空,而这次失败的预言却不幸言中,

环环相扣,步步紧逼,招招出人意料,制敌死命,令蒋介石防不胜防,一败再败,终于输光了内战的全部本钱,于1949年元旦“求和”。

就在傅作义与解放军平津前线达成《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的1月21日,蒋介石不得不以“因故不能视事”为由,辞去“总统”职务,宣布“引退”。

蒋之“下野”并非完全是战事失利,为“勘乱救国”失败而负责,正如蒋所说的:“我本意并不要离开,只是你们党员要我退职;我之愿下野,并不是因为###,而是因为本党中的某一派系。”

蒋所指的“某一派系”便正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

他在内外夹击下,决定“引退”,但在离开“总统”宝座之前,蒋在人事、军事、经济等几方面都作了安排,为国民党败逃台湾作准备。

在料理“后事”不久,蒋便回到了他的老家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

虽然成为了“普通国民”,但他仍以国民党总裁身份牢牢地控制着党政军大权,与毛泽东所抗衡。

刚开始蒋住在溪口通过电台遥控局面,在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后,蒋再也坐不住了,于4月22日飞抵杭州,召集李宗仁;何应钦等商讨“最后一战的全面作战计划”。

他完全抛弃了所谓“引退”的外衣,俨然如同“太上皇”一般,公开领导行将破落的国民党政府同毛泽东决一死战。

蒋介石对特制的胳盐笋和芝麻酱抱有浓厚的兴趣,这很重要的原因是,它们是家乡的菜。此外,他还非常喜欢喝鸡汤,这几乎成为士林官邸饮食的基本特色。

中餐和晚餐一般订在三道菜左右,菜色是二荤二素,或是三荤两素,兼顾了风味和营养,蒋介石吃东西从不挑拣,厨房做啥他吃啥,但他始终对西餐的兴趣不高,这是他与其夫人又一个截然不同之处。

二。

1948年;1949年陈布雷与戴季陶相继自杀,几个月内,蒋介石连失两位重要之臣,使他闻耗悲痛,终夜唏嘘,这一切都预示着王朝末日的来临。

蒋介石决不甘心,他要继续争夺,自己得不到的也绝不能留给共产党。

自己的身边已人才凋零,退守台湾也总是需要一些文人来支撑门面,更何况将这些人才留给共产党更是助长赤焰。

无论如何,也要做拼死一搏。于是蒋介石即着手制定了“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平津形势趋紧。

南京方面朱家骅;傅斯年;蒋经国等在蒋介石授意下磋商谋划“抢救”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的细节办法。

蒋介石专门派大员飞抵北平劝胡适南下,但胡适以正忙着筹备北大50周年校庆为由不肯南下。

第二天,蒋介石闻讯两次亲自打电报摧促胡适飞南京,说时间紧迫不容再拖延,并于14日再次派出专机飞北平,实施紧急“抢救计划”,“抢救”对象首先便是胡适;梅贻琦,其次是平津的知名教授如陈寅恪;陈垣;毛子水;钱思亮等。

事已至此,胡适这才下了走的决心,同时,胡适还力劝辅仁大学校长陈垣,陈垣不走,胡适小儿子胡思杜也表示留在亲戚家。

当时胡适想小飞机也带不走多少人就同意了。

蒋介石夫妇在黄埔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