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焕硐氲暮⒆痈龈龆枷袼�蛄说那炎印��枇耍�蛭�豢己茫�砜髁耍欢�页っ窃蛞煌泄叵刀�ㄇ��∽约鹤畲蟮呐�θ煤⒆佑懈咧猩稀=逃�蹲识哉獠糠旨页だ此导耐辛讼M�舶��诵┬砦弈巍N椅�倚8崭毡弦档囊恍┭��懔艘槐柿魉�耍�

初中三年 3。9万元(含学费、杂费、书费等)

三年中 周六、周日各种补课班提高班(家教)约1万元

高中 择校费3万元(这还得在允许择校的分数范围内,否则费用更高)

高中三年学杂费、书本费、节假日上课费等近1万元

高中期间如果继续请家教或上各类辅导班大约需2万元

这样粗略统计,初中、高中六年下来单纯花在教育上的费用就要突破10万元。也许对于今天的一些家庭来说这笔钱不算什么,完全能够承受。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钱能买来什么?能不能买来孩子的美好前途,能不能实现家长的期望,哪怕能唤起孩子自强的动力?我目睹的结果基本都是否定的。因为这里面有两个难以克服的因素:其一,孩子从小到大,你大方地给他花钱花惯了,孩子就把花家长的钱看成是理所当然。尽管他在一瞬间会觉得几万元钱上学贵了点儿,心中掠过一丝不安,但很快就过去了,孩子的潜意识中觉得“你就应该给我花这笔钱”。眼前就有一例:刚毕业的一个男生,由于重理轻文,努力不够,中考成绩不理想,没有被理想的高中录取。我打电话问他“花3万可以择校你去不去?”他连一秒钟都没有犹豫,脱口而出:“去!”他父亲考虑到孩子认为钱来得太容易了,已经不懂得珍惜,于是很理智地拒绝了他的要求,我认为是对的。其二,孩子多年积淀下来的没毅力、不会听讲、不抓紧时间、贪玩儿、不爱动脑子、粗心大意等等不良习惯,甚至人格缺陷,不会因为家长花了几万块钱,孩子一感动就全改了。所以当家长的钱花了以后,孩子该玩还得玩,该懒还是懒,该不学仍旧不学,家长用钱打了水漂的大有人在。

家长到底该给孩子什么?尤其是像北京这种大城市里的家庭,家庭教育的“内功”就在于先要让孩子学会“做人”,而不要急于求“才”。懂得做人的道理,有健全的心理,完善的人格,良好的习惯,健康的体魄,不用家长逼,孩子自己会向成才方面努力。爱因斯坦说过:“智力上的成就,更多的是依靠性格的伟大。”

加拿大著名企业家G·金斯利·沃德写有《商人家训》一书,用自己短暂的四十年人生奋斗经历来激励自己的子女。我认为这是他留给孩子的最宝贵的遗产。现摘录其中一段与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共勉:

我的人生准则

准则一:乐观的心态

准则二:树立你自己的目标

准则三:持之以恒

准则四:端正诚实的态度

准则五:建立你自己的团队

准则六:迅速做出你的决定

准则七:活到老,学到老

准则八:注意身体健康

准则九:记住你的家庭,除了健康它是你最重要的财产

准则十:对自己充满自信

作为一个成功商人,G·金斯利·沃德先生的智商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通过他成功后总结出来的《人生准则》,更让我钦佩的是他的情商——非智力因素成就了他的成功,而他留给子女的“财富”恰恰是中国的父母最应该学习与借鉴的。

第四章 家校合作是教育的重要环节

许多家长将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认为孩子的教育无论好与不好,完全由学校负责。而实际上,学校无力承担“负全责”的重任。

家校合作是教育的重要环节

“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看家庭教育问题,我认为目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其一,教育责任的转移。许多家长将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认为孩子的教育无论好与不好,完全由学校负责。而实际上,学校无力承担“负全责”的重任。其二,危机的转移。家长大多感到压力大,为了改变命运,将压力与危机感转移到孩子身上,一味地要求孩子考高分。其三,有些家长不注意精神卫生。在工作、生活中产生的一些怨气、嫉妒心理等经常在孩子面前发泄出来。这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其四,许多学校常常以家长会代替家长学校的活动,不能使家长学校真正发挥教育、帮助、指导家长的作用。

因此,家庭教育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