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第八节浙赣风雨鄂西路(5)

王耀武找来张灵甫和周志道两位师长布置作战任务。几年来,王耀武对部下各人的作战特长了如指掌,对下属三个师的使用也逐渐形成既定的模式,51师是他的起家老底子,多留为预备队随军部行动;57师以防御战见长,多用于固守要点;而58师属于全攻全守型,又有一位企图心强作战不图保存实力的师长,所以每每充当全军的尖刀。这一次王耀武依然派张灵甫为攻击前锋,周志道紧随其后。

58师很快逐灭了湘西北的王家厂、暖水街一带的小股日军警戒部队,继而出湖南与51师一起向公安、松滋长驱直入。公安和松滋均位于湖北境内的长江南岸,两地在5月16日和18日先后被日军独立混成第17旅和第3师团占领。当日军后撤遭到追击,部分已经渡过长江的部队又奉命返回南岸对追击的中国军队进行反击,以解救滞留南岸被包围的后卫及收容部队,仍在公安的独立混成第17旅团也向西驰援。6月6日拂晓,该旅团进至松滋以南,在磨盘洲西南约十公里的裴李桥附近与51师遭遇,51师152团与敌浴血奋战,伤亡数百。接到王耀武的增援命令,张灵甫立即调174团向松滋方向出击,猛插敌人的侧翼,该团前锋第3营迎着敌人猛烈的拦截炮火冲杀,在营长牺牲的情况下依然向日军阵地英勇突进。张灵甫与周志道几年来在战术和战斗配合上已经相当默契,两人指挥两师协同夹击敌独立混成第17旅团,使得该旅团成为日军在这次会战中损失最大的一支部队,其独立步兵第87大队大队长浅沼吉太郎和第88大队大队长小野寺实也在这两天的战斗中殒命。

驱逐了松滋附近的日军,张灵甫调头向东,在58师步步紧逼之下,当面的日军逃往公安,东渡虎渡河,第六战区司令部命令王耀武乘胜追击收复公安。6月13日,张灵甫追到虎渡河边,迅速占领河西沿岸鲍关、谷升寺、五首旗各要点,由于日军将渡船焚烧一空,58师当日无法立即渡过暴涨的河水发起进攻,张灵甫命令师工兵营在大水中抢搭浮桥,次日,在凌晨夜色中,全师主力全部抢渡过河。面对58师的咄咄攻势,公安的日军无心恋战,坚持到14日中午开始向*围。张灵甫突入公安后,派出一个加强团,由172团团长明灿率领,继续向孟家溪镇跟踪追击,公安县全境大部收复。

长江南岸,日军在藕池口、石首、华容、密陀寺还占据着桥头堡阵地,自3月间占领以来,他们不断加修堡垒工事,意图长期占领,作为南下的跳板,第六战区在4月份展开的反击失败,与这里地势开阔,湖泽棋布的不利地形也不无关系,经过三个月的经营,敌人在这里的工事愈加坚固,攻坚不易。鄂西会战结束后,日军大部撤退过了长江,第六战区的部队在六月下旬曾经对孤守藕池口、石首、华容等地区的日军展开包围作战,但是战区对清除敌人这些江南据点似乎缺乏信心,也不想部队在攻坚中再遭受更大的损失,因此仅保守地指示相关部队可以“相机攻击”。既然上级的态度是打不打由各部自己看着办,作战的成效就因人而异了。

张灵甫打仗还是一惯的尽心尽力,收复公安后,他凭借74军比其他部队优势的炮火和熟练工兵,指挥58师对藕池口的日军展开凌厉的攻势,至6月28日,58师一马当先,已经攻占了藕池口以北仅四公里之遥的杨林市,准备南下发起正面进攻。可是,并非人人都像他一样乐于打仗争先,自有其他友军在相机行事,徘徊观望。王耀武见状,也不愿意自己的部队孤军突前,便向张灵甫鸣锣收兵。

第六战区不吸取教训集中兵力斩草除根,听任日军的前进阵地在自己眼皮底下存在下去,等于是放弃了将这一段的长江天堑作为天然屏障,让日军继续占据今后渡江作战的便利,这实在是一大失着。五个月后,横山勇果然利用这些基地作为跳板,指挥第11军再次轻渡长江,迅速击破第六战区的鄂西南防线,直扑湖南常德。抗日战争湖南战场的又一场大会战,就此揭幕。

第九节常德的“辉煌军”(1)

张恨水是解放前著名的多产作家,一生作品不下三千万字,他的言情小说尤其风靡一时,以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归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当今人津津乐道于他的《金粉世家》、《啼笑因缘》中的男欢女爱,却鲜有人知他在抗战期间曾经写下过激励人心的战争文字,阳刚激烈的人物和情节,令当时的国人流泪动容。

作家在他的长篇军事小说《虎贲万岁》的自序中说:“我写小说,向来暴露多于颂扬,这部书却有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