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九节常德的“辉煌军”(7)

12月2日,常德城内已是一片废墟,尸横遍野,日军在前几天的巷战中损失惨痛,推进缓慢,为了减少进攻伤亡,他们拉来大炮向沿街民房作抵近轰击,扫清路障。此时的57师,连伤员在内仅残余几百人,除师部所在的兴街口中央银行至笔架城的狭小阵地外,其余悉为敌人所占领。弹尽援绝,余程万再也坚持不下去了。12月3日凌晨,57师师部在笔架城下的一所民居召集团长们开会,商议结果,决定由余程万带领百余官兵翻城墙突围,向德山方向寻找援军。第169团团长柴意新自告奋勇负责留守,残余的官兵们打完了所有的子弹,又端起刺刀抡起空枪向敌人作最后的自杀性冲锋,新婚才七个月的柴意新团长身中四弹,壮烈牺牲。

12月3日,常德失陷。按照日军原先的作战意图,第11军并无长期占据常德的计划,牵制住中央军南调云南即算基本达成战役目的,因此作战结束后即应返还,恢复战前态势。鉴于中国援军正从四面压来,中方空军也对失陷的常德展开了空袭,横山勇在进占常德的当日黄昏就将主力仓促转移到城外数公里的村落,只象征性留下一部兵力在城内担任警备。同日,统帅部则再次向孙连仲和薛岳发出训令,重申“无论常德状况有无变化,决依既定计划围攻敌人。”横山勇为避免被围也不愿意久留常德,敌11军主力随即开始准备撤退。

侵华日军总司令部却在这节骨眼上改变了计划,就在横山勇攻入常德的同一天,侵华日军总司令畑俊六正坐在南京城里的司令部里,研究着东京大本营几天前刚刚发来的关于打通纵贯大陆铁路的作战计划,当他收到横山勇完全占领常德的电报,出于从下一步打通大陆作战的角度考虑,认为常德的弃守需要从长计议,原先的撤退计划应予以变更。对于大本营和总司令部关于确保常德的新主张,一心在组织撤退的横山勇显得很不热心,他的答复既消极又冷淡:由于兵力所限及其他原因,缺乏信心,不希望确保常德,要求暂返原地,等以后再出发。不待总司令部和大本营再商议的结果,横山勇随即执行自己的预定计划,将部队向沅江北岸移动。 日军开始北撤,向常德包围的中国军队一面收复失地,一面转入了追击。12月9日,和余程万一同突围的171团团长带领57师八十余名残兵协同来援的第58军收复常德。这位团长就是张灵甫原先在胡宗南部时在他手下当过连长的杜鼎。张灵甫离开第一军后,杜鼎一直在原部任职营长,他因淞沪战役中身负重伤,在南京、武汉疗养了很长一段时间,原本正打算伤愈回西北去归队,长沙大火后他听朋友说张灵甫已经在74军当上旅长,正驻防长沙小兴门,他便改变了主意,主动写信给张灵甫,希望跟随曾经共生死的老长官共同抗战报国。接到旧日亲信下属的来信,张灵甫很高兴,他要杜鼎速去长沙会面,把他介绍给了王耀武,并很快安排他就任305团第1营营长。几年后杜鼎因作战出色升调到57旅担任团长。张灵甫攻占黄石、九溪后

俊六说他是“猪”。

继续活跃在漆家河一线,58师略事整顿,于12月8日复向停留在漆家河畔的第13师团发起进攻,与51师一起夹击漆家河东北之敌,第13师团的最后防线终于被突破,敌师团长赤鹿理也在督战时负了伤,日军向澧水退却。至12日,张灵甫扫荡漆家河东北高地仙人庙、玉皇庵等处残敌,午后攻克山雷家岗、曾家堉、竹园堉之线,再跟踪追击,次日攻克骆家铺。

至此,74军除部分小部队外基本停止追击,在原地集结待命,战役结束后全军返回桃园、漆家河一带休整。

为了记念保卫常德而为国捐躯的74军阵亡将士,战后,常德地方政府和74军决定在常德建立一座烈士公墓,将在常德收殓的五千七百零三具阵亡官兵遗骨安葬于此。公墓先于1944年修成,抗战胜利后,74军又自己出资在原地重新设计修建,1945年11月23日,常德各界人士及74军代表举行了隆重的新公墓落成典礼,数十匹驰骋疆场的白马也参加了这次*。

第九节常德的“辉煌军”(8)

常德公墓的正门,迎面是一座高大的三门纪念牌坊,上书“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坊”,系王耀武所题,三块横匾“天地正气”、“碧血丹心”、“旗常炳耀”,分别由蒋介石、陈诚和白崇禧题写。大牌坊后是一座九米高的纪念塔,塔的正面上题“陆军第七十四军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塔”,塔侧各建一座六角亭,原存有王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