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部分 (第1/4页)

大大小小数十个小丘上,皆布满了士兵,数量约有两万之众。与杨诚的荆州军不同,这却是一支地地道道的正规军:刀盾兵、长枪兵、弓弩手、工事兵。甚至于小股的骑兵。所有兵种一应具全。而且其战法也是中规中矩,刀盾兵在前。长枪兵紧随其后,弓弩手则被护卫在正中。虽然大军分成了数十块,不过每一块都是由各兵种组成严密的战阵。不过这支部队地战力显然要比他们的敌手差一些。虽然战阵严密却并不敢直面骑兵的冲杀,只能不断的移动闪避,靠中间的弓弩手给予微弱的反击。

而顾祝升的骑兵却是出尽了风头,一路左突右杀,无人能挡。虽然敌人的数量远远多于他,不过却并不能丝毫阻挡骑兵的脚步。不过此际的顾祝升却并不好受,刚才他看到父亲所在地山头着火,便要出兵接应。哪知道却碰上有人准备烧营,好不容易将其赶走之后,他立即派人到另外三营查看,却没想到处处都有敌人的踪影。他顿觉事态有些严重,心想父亲那边应该可以抵抗很久,便分兵保护四大营。袭营的敌人并不接战,纷纷后撤,他们一路追到此处,却发现敌人从四面八方涌出,开始他还吓了一跳,以为中了敌人的计谋。不过接战之后,才发现敌人并不如想像中那么强,心中急怒之下,便想狠狠的打击这支敌军。

不过事态却并不像顾祝升想像地那样,虽然敌人连围困他们地实力也欠缺,不过极为擅长保护自己,双方打了近两个时辰,却都没有多大的损失。虽然看似骑兵一直占据着上风,不过顾祝升却是有苦自知,他地骑兵一直往返冲杀,体力的消耗正不断的加剧;反观对方,除了少部份人之外,其他地都是好整以遐,以逸待劳。而且随着战斗的延续,对方工事兵竟然开始在各处布置拒马枪和陷马坑,虽然现在数量极少,构不成什么影响,不过却上顾祝升嗅到了一丝失败的气味。

看到这一幕,杨诚也不禁暗自点头。围住顾祝升这支部队的统帅看来相当清楚自己的缺点,这样稳重的打法下,虽然一时不能对骑兵构成多大的威胁,不过却始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这支骑兵似乎又一心求胜,不过看来他们的临战经验却又太缺乏,并不知道根据战场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改变,时间一久只怕连全身而退的机会也要失去。

不过最让他奇怪的是,这支部队到底是从何而来。虽然数量上和扬州军差不多,不过南乘风却绝对不是那种自暴短处的人,扬州军精于水战,但在陆地上却绝对挡不住兖

精锐的骑兵。那还会有谁呢?杨诚左思右想,却始终

正在这时,场中的情形又发生了变化。步兵的布置似乎终于完成了,几个数量较多方阵开始转换为进攻的阵形,原本远远见到骑兵冲来就开始避让的他们,竟然拼死守护着丘顶,寸步不让。骑兵虽然仍占有优势。不过显然没想到之前闻风而逃的对手居然如此顽强,仓促之下,密集地阵形便略有一丝混乱。前面的骑兵被步兵的阵式堵住,立陷苦战;后面的骑兵前进不得,只得朝两边分散,哪知道却正好冲入对方布置好的陷井之中。幸好陷井的数量有限。损失一小队骑兵后,其他地骑兵又继续向前冲去。

如此往复,不到半个时辰里,原本肆意冲杀的骑兵竟然被分成了五六块,不仅再不能纵横驰骋,而且陷入各自为战的乱局之中。而四周的步兵们却没有闲着,四散分布的小队步兵们,开始朝中间聚集,一个严密的包围圈正渐渐形成。用不了多久。即使骑兵们想逃,恐怕也不那么容易了。

杨诚看得连连喝彩,如此精彩的战斗已经很久不曾见过了。两方的拼杀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但这支实力不济地步兵却能凭着高超的指挥技巧和极大的耐心,将敌人的精锐骑兵牢牢困住。两万不论装备还是战士素质都远逊对手的步兵,竟然想一口吃掉五千精锐骑兵,这种想法便已经够大胆的了,而现在这种可能竟在逐渐变为现实。

站在高处仔细观察了一番后,杨诚叫来三卫,吩咐他们各率三百人到东、西、南三面埋伏。只要见骑兵想要突围,便亮出荆州军的旗帜,喧而不攻,以助这个未知的朋友完成其大胆的构想。

果然,骑兵的行动越来越受到制肘。顾祝升这个时候终于清醒过来。不过却已经太迟了。步兵地包围圈已经基本完成,借助人墙组成的枪阵和巧妙分布的拒马、陷井。骑兵想要冲破任何一处,所需要付出的代价都已经数以倍计的提升。

顾祝升最先地选择是从西面突围,不过对方显然早有预料。西面地防御比起其他三面都要强得多,再加上烧营的四路部队皆部署在西面,让他地突围极为困难。不过骑兵的锐意突围并不是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