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部分 (第1/4页)

应,而那些仍然持观望态度又或是仍为朝廷效力的,也没有多少是真心向着陈氏皇朝,只是想寻找属于自己的利益而已。

陈氏家传的疑心病几乎印在了每一个继承人的身上,过度的猜忌和迫害已经让世族们寒心。而当陈氏出现幼皇登基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时,所有的人便再按捺不住,迫切的想要改变维持百年的状况。这才是杨诚感到最为棘手的,就算打垮了三家叛军,谁知道又会不会有四家叛军、五家叛军呢?改朝换代只会加剧百姓的苦难,也是杨诚绝对不愿看到的局面,所以保住关中,再徐徐图之,便成为其不二的选择。

“照你这样子,若是战乱拖上几年甚至更久,那百姓所受的苦不是更大吗?大陈的元气又岂不是更难恢复吗?”左飞鸿毫不客气的反问道:“诚哥你什么都好,就是心肠太软!救人救人救人,救更多的人,天下这么多人,你哪里能救得过来!”

“这……总之能救多少便算多少吧。”杨诚一时语塞。左飞鸿这话倒还真是一语中地。一直以来,他都是以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为己任。虽然从戎多年,但却一直以少杀为首要考虑的内容。虽然他有时也会猛下杀手,不过那也是因为事关大局,让他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就像遇到夏云那次,数十士兵几乎转眼间便被他尽数射杀。他却并没有过于介怀。那便是因为一旦让其中一人逃脱,便会影响他的整个布署,所以当然不会手下留情了。事情的轻重缓急他倒还是分得清的。

“不说你这个了!越说越气!”左飞鸿忿忿地说道,她可没有杨诚那般接济天下的心志:“就说此战,就算你保住长安,顶多也不过换个对峙之局。你以为那些人就那么容易被你说动吗?若不出奇兵,这仗如何打得!”

“奇兵?”杨诚眼睛微微一亮,当下不由深深的吸了口气,心里暗忖道:“莫非竟让她想到了?可是……”相对于之前。杨诚其实也有过一个极为冒险的计划,只不过细细考量之后,最终还是放弃了。他现在肩上的担子可不轻,任何冒险都须得考虑各方面的得失。当然,这也并不代表他不敢再冒险,而是冒险所付的代价和成果必须要有足够的诱惑力。

“不错,我就是这着奇兵!”左飞鸿一脸得色,心里却在思忖着刚才杨诚的表情。当下又细细地回想一下自己的计划,自觉没有任何遗漏之后才稍稍安下心来。虽然她嘴里要强,不过心里却是明白的。相比之下,她和杨诚的差距还是极大的,毕竟那种真正的血与火考验出来的才华,不是光凭书本就能学到的。若是自己的计划被他轻易推翻,那恐怕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去守樊城了。

杨诚微微一笑。饶有兴趣地问道:“那你倒说说。你这着奇兵是如何的奇法?”他本就是个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当下见左飞鸿如此有把握的样子。心里顿时好奇起来。

“君不闻围魏救赵?”左飞鸿此时却卖起了关子,并不直接回答杨诚,而是略有些挑战意味的望向杨诚。

杨诚淡淡一笑:“你是想要攻洛阳吧。唔,不对,嗯,兖州,可是……”杨诚一边说一边望向左飞鸿,脸上地表情不断变换着,时而会心一笑,时而蹙眉不语,时而又闭目沉吟。开始他还以为左飞鸿是想直接攻叛军地大本营洛阳,不过此时囤兵百万,虽然其中不乏乌合之众,但实力仍然不可小窥。左飞鸿当然不会不知道这个,是以洛阳便被立即排开,那么可能性最大的便是兖州了。

这时他不禁有些惊讶。他之前确实有过这方面地考量,但综合种种因素,却最终放弃了。叛军齐集关中外围,后方确实极为空虚,若是能引一支兵攻,当真是所向披。不过即使能逞一时之威,却未必能长久,深入冀州的谭渊便是先例。想当初谭渊初入冀州,可真算得上是威风八面,短短十几日,便占领了十余城,付出的代价却可以忽略不计。可是随后却陷入地方豪强地反抗之中,打一城便要守一城,再锋利的长剑,被分割得七零八落后,便再无法展开其锋芒了。他自信可以轻易的夺取州大部,但却无法保证不重蹈谭渊的覆辙,是以只好退而求次,采用最稳妥的方法。

“有什么好可是的。”左飞鸿一脸自信,傲然说道:“你以为凭顾祝升那落魄公子和那群溃兵能挡得住我吗?等我横扫兖州,洛阳必然震动,到时再袭其粮草,加上严老头那些见不得人的手段,叛军能撑得了多久?你该明白我所说的,比起你那个主意好多了吧。”

“横扫兖州。”杨诚闻言不禁莞尔,左飞鸿把战争也想得太简单了吧,就凭飞凤营那一千人,能攻下一城就算不错了。那群溃兵虽然不足为患,但各地豪强的私兵却仍然有着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