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部分 (第1/4页)

自己竟然陷入了对方地围困之中!作为一名弓箭手,唯一的优势便是与敌拉开距离,而在自己一直保持警惕的情况下,却仍然陷入了重围之中。这先后出现的六名高手已经让杨诚感觉出其中的不寻常:若不是射杀郑志愉而意外的伤了其中一人,迫其未完全包围便提前发起,可以想见,这六人若是同时出现,自己几乎没有任何反抗的机会!

切身的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险之中,杨诚的心反而平静下来,原本紧绷着似乎随时要暴发地身子,竟然完全放松起来,甚至连手中的逐日神弓,也缓缓地收了起来。一瞬间,杨诚的表情变得自然、宁静、平和起来,仿佛回到了当年玉门与屠一万一战时,那一刀即将临头时的状态。

自从获得洪方所授的用以平息心境的拳术之后,杨诚因其适合自己的心性,练箭研兵之时也经常练习。只不过不知道是不是环境的因素,事后无论杨诚如何努力,都无法回到当初他挥洒自如的化解屠一万全力一击时的状态。不过他并不是康剑成那种武痴,并没有再去刻意追求,仅把它当作是强身健体的一种方法而已。

不过在刚才他感觉逃无可逃,战不可胜时候,这种感觉却再度降临,而这一次的感觉,比起上一次更加强烈,连杨诚也不由为之心颤。感受到这种久违的心境,他顿时福临心至,周围的一切似乎都不存在,天地间仅有他一个人,在静静的感受着那股难以言喻的奇妙感觉。

脚步声起,三个身材矮小的男子踏着同样的步伐走出。灰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比起之前的孪生兄弟,这三人显得苍老了许多。三个儒一个手拿小了一号的双刀,一个手持钩链,最后一个最为奇特,竟然举着一面比他自己还要高出数寸的大盾。这面大盾却极为不同,盾面上布满了黑色的尖刺,盾的边缘更被八片锋利的刀片环绕,既可防御,也是进攻的利器。不过一想到这面盾的主人,恐怕所有人都会怀疑:他将如何使用这面盾呢?

若是在平时,杨诚恐怕已经惊讶无比了。开始那三个老者他并不认识,但这奇特的三名儒他却早有耳闻。当年他与潘宗向交好时,便曾听其提过一次。杨诚也记不起自己如何问及潘宗向在家族仅次于阀主的地位,不过潘宗向却是摇头苦笑,说他家里有三个矮子,连老头子也要恭恭敬敬,他在潘家的地位不过是第五而已。甚至还有些畏色的提到,其中有个拿着比自己身体还大的盾,潘宗向自己竟连他的一招也挡不住。

毫无疑问,现在出现的三个儒便是潘宗向所提及的那三个地位比他还要高的矮子了。不过此时的杨诚却没有了丝毫的惊讶,反倒是那三张满是风霜的脸上刻满了惊讶与不信。

第七卷 第八十七章 关洛争雄·五十一

受到杨诚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气势,那名手持巨盾的扬,望了望另外两名儒,皱眉说道:“奇怪,我怎么感觉有些无从下手呢?”刚才他的身体一直躲在巨盾之后,现在完全显露之后,才发现其竟然只是单手持盾。那一面盾牌虽不知是什么材料做成,不过恐怕却比他自己还要重。他却只是用左手轻巧的拿着,似乎轻如无物。而他的右手却拿着一根乌黑发亮的细鞭,显然这才是他真正的武器。巨盾与长鞭,这样的组合恐怕还真从来没有过,绝对的防御加上灵活的攻击,怪不得连潘宗向也难过一招。

另外两人似乎也深有同感,点了点头,一脸好奇的打量着杨诚。这次三家都派出了自己手中最厉害的王牌,为的便是伺机将喜欢亲自领军夜袭的杨诚和刘虎二人格杀于外城之中。若以单人的实力来看,无疑是郑氏派出的那名老者厉害,但联起来手,即使是那个老者与孪生杀手联合,却绝非他们三人对手。别看他们三人都是儒,不过在六人之中却以他们三人的实战经验最为丰富,可以说他们的实力的进步,并没有多少刻苦的练习,大半都是来自于生死的拼杀。

他们来长安已经三天了,不过由于郑志愉连杨诚可能出现的地点也搞不清楚,外城这么大,杨诚他们又往往是一击即走,空忙活了两晚,却连杨诚的影子也没看到。之前郑志愉自以为料中,六人便分头前往。准备抢取这个功劳。由于三家之间地隔阂,六人虽然同为一个目标。不过却并不互相配合,反而心存争夺之意。不过还没赶到预定的地点,他们却先后对因炸营而越来越大地溃兵队伍产生了怀疑,那名老者最先,接着便是孪生杀手,而他们三人虽并不是最后起疑的。但由于身体上的缺陷,速度毕竟比不得别人,所以便落在了最后。

或许是他们运气不错,恰恰碰上杨诚施展无人能及的箭术射杀孪生杀手之一。虽然他们并没有见识之前杨诚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