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部分 (第1/4页)

“正统营诸将听令,今夜各率本部巡查诸营,旦有心怀叵测之人,立即拿下!”

……

一道道军令掷下,因自己拥戴的统领受到善待地正统营将士们,疑虑顿消之下,士气高昂地开始执行起自己的任务。而围观的其他投诚士兵,也纷纷回营,跃跃欲试地准备接受挑选。不一会儿,除了仍旧拱卫在旁的亲卫队外,余者已走得一干二净。

韩亮青走下座位,向杨诚一揖拜道:“蒙大将军不弃,末将感激不尽。对于此番平叛之战,末将有一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杨诚洗耳恭听。”杨诚和声说道,刚才韩亮青话还没出口,便被打断了,现在终于可以听听他到底有什么计策可以令洛阳速平了。虽然对于平叛之事他和咨事营已经拟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计划,但要说速平,却还有些勉强。

“敢问大将军,此次俘获地叛军士兵如何处置?”韩亮青并没有立即说出自己的想法,反而正色向杨诚问道。

杨诚微微一愣,心道莫非是自己对战俘地处置有何不妥?疑惑之下,也毫不忍瞒地说道:“他们即是被迫,我当然也不会为难他们。不管是主动投降还是战场生擒的,在战后一律释为良民,资其返乡。”

“未有寸功却获宽赦,大将军岂不是在助长他们为乱之心吗?况且数十万降兵,粮食消耗之巨朝廷能承受否?”

“呃……”杨诚一时间竟然被韩亮青问住了。这对待战俘之法,以前他早在荆州和交州便如此实行,却从未有什么什么纰漏,被释之人后来也大多成为本分守法的百姓。这一次他更因天下元气大伤,有意为战后保留更多的男壮,以便尽快的恢复生产。倒是粮食方面颇让他费了点心,交州虽然富庶,但经历数战后,其实已经没什么家底了,连他也不好意思再向张识文伸手要粮。长安虽然原来有不少存粮,但一则大军消耗甚多,二则前番战乱让收获的粮食锐减,短时间内虽能支撑,但却绝拖不了多久。

“末将在叛军中虽然时日不常,不过却对其知晓一二。诚如大将军所言,叛军士兵多为三家所胁迫,并没有多少战意,只要方法恰当,便可轻易诱降。而叛军多以一郡一县之壮丁为一部,大将军以仁厚降之,倒不如以乡间降之。”

“乡间?”杨诚眼神一亮,已略略猜到韩亮青之意。

“不错。与其积降自穷,不如释降化敌!”

“韩将军等一下。”杨诚挥手止住韩亮青地话头,站起来回踱起步来。韩亮青这一招着实高明,自己再怎么宽大,又哪有本乡本土的人劝说有效,以降兵招降叛军,反复用之,就如同滚雪球一般,迅速让叛军溃败。偏偏自己派出的这些降兵,叛军还不能把他怎么样,几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将军可有详细之策?”杨诚急急地问道,似乎一刻也等不着了。

韩亮青微露尴尬之色,迟疑道:“末将之前便有此想,不过当时身在敌营,也并未想太多。之前蒙大将军礼遇,这才想以此策献上,只是却未尽周全。”

“无妨无妨,今晚正好可以细细讨论。若此番真能如将军所说,那平叛之战将军当居首功!”杨诚拉过韩亮青一同坐下,取来纸笔,二人一边说着一边写划着。古山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并没有加入二人的讨论,悄悄地走到门口,如山而立。厅中整夜***通明,不知不觉中,一轮红日跃出天际。

第七卷 第九十七章 关洛争雄·六十一

潼关,震天的战鼓声中,迟来的战斗即将展开。十二辆大型的投石车在五百步外分为四排整齐排列,操作手正在紧张的检查着投石车的各个部位,准备一洗之前叛军无攻城利器所受之辱。全身披甲的洛阳铁卫在投石车前构成了一道钢铁之墙,几乎包裹着全身的厚重铁甲,足以抵抗百步之外射来的劲矢。在投石车外三百步左右,一个宠然大物巍然耸立,从高处看去,简直就是一具扩大了近十倍的投石车,而拽手的数目更是近四百人,比一般的投石车多了二十倍!

看到这个庞然大物,蔡进锐也不禁吸了一口冷气。交州制造弓箭之术独步天下,再加上精通箭术的能手倍出,虽然拥有整个大陈最庞大完备的军械制造作坊群,但大半的精力都用以研发新式的弓箭及实用的农具去了。而在攻城武器方面,除了不断改良的火神弩与仅需两名士兵就能携带的飞砂炮外,便再没有其他新玩意儿了。

本来火神弩和飞砂炮在他眼里已经算得上利器了,但看到眼前这庞然大物般的巨型投石车,火神弩和飞砂炮简直就儿戏了。虽然这是第一次见到。不过单看其数量恐怖的拽手,一次抛出上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