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第1/4页)

的平静结束。

整件事看似不大,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日本人完全有可能像他们说的借此次事件堂而皇之的跟民国政府讲条件,甚至是再一次发动战争。

于阐之所以急匆匆的找杜海生,正是长期的漂泊,亲眼目睹那些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老百姓,无家可归饿死街头的孩童,心中不忍,希望他能力挽狂澜

可他也知道,杜海生功夫再高,计谋再多,心机再重,手段再狠,也是一个人,整件事情即便是跟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在恐怕也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于阐前来,一是试探,二是希望杜海生能够想想其他办法,毕竟,一旦开战,首当其冲遭殃的便是那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

当然——他也明白,想要办到这一切,简直是痴人说梦一般,只是希望尽力减小战争的范围罢了。

杜海生明白于阐的心思,却是不说,有些时候,他也不可能将自己的事情和盘托出,那样的话,便真的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百惠子的反应速度不可谓不快,恐怕也是受到了日本国内石川家族的长老们授意的情况下,否则,就凭他一个人,根本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能量。

不过,通过这件事,杜海生也隐隐感觉到,美奈子的流云家族肯定在这场争斗中扭转了败势,甚至现在已经对石川家族有咄咄逼人的架势。

那三具尸体很明显也运送到了日本国内,甚至从日本军方到他们的天皇都已经知道了美奈子凭空捏造的另一个真相,这才迫使石川家族破釜沉舟,放手一搏,利用仅剩的能量,通过外交渠道向民国政府施压,这其中,日本天皇和军方恐怕也扮演了推波助澜的不光彩角色。

看来我还是太小看日本国内的形势了,尤其是百惠子和美奈子,两人的心机,手段丝毫不输给我们这些大老爷们啊,当真配得上巾帼英雄四字。

杜海生感叹一番,却是一副波澜不惊的表情,心中冷笑,他早就预料到会有今天这一幕,若是对方不识抬举,嘿嘿……

想着,他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阴冷微笑,笑容中甚至还带着几分轻蔑和鄙夷,说不出的诡异。

于阐见少东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心中自是不解,愣神片刻,也是释怀,说到底杜海生也只是一个生意人。

商人讲究的是无往不利,无利可图的事情,自然无法提起他的兴趣,再则,一旦参与此次事件,就等于将自己置身在风暴的中心,一不小心,便会被连根拔起,碎尸万段不说,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良好基础,也会在瞬间土崩瓦解,不复存在,于阐明白,杜海生如此做,自然有他的考虑。

“难道,战争不可避免了么?”

于阐低头不语,一脸的凝重,眉头紧蹙,坐在椅子上双手托着下巴若有所思的样子,良久之后,不由得长长叹息一声,表情复杂的仿若自言自语般问道。

“战争乃是一个国家大事,岂是我们这些人能够左右?”

杜海生见于管家心怀天下,心中一动,却并未表现出来,淡然一笑,反问道。

自古以来,战争本就是不可左右,再则,杜海生也想过,即便不是通过此次自己无意之举,日本人还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这场战争。

即便日本军方不想这么做,但百惠子和她的家族也绝不会眼睁睁看着被流云家族凌厉打压而不予理会,定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转移这方面的舆论压力。

现在这个节骨眼上,东北张大帅和日本军方的蜜月期也即将要宣告结束,他们扶持的汪精卫政府也已倒台,蒋m介石入驻政府,一时间,日本军方在民国土地上的两大势力都因为种种原因决裂,虽然日本军方仍旧暗中支持汪精卫,杜海生却知道,汪汉奸已然没有掀起惊涛骇浪的实力。

杜海生自然不怕日本各个方面向民国政府实施的强大压力,甚至认为现在闹腾的还不够,闹,一直闹到彻底撕破嘴脸的时候,他再出来也不迟。

此时的他心中跟明镜一般,日本的舆论已经造势成功,各国的媒体记者都已经帮着日本人,若是一旦开战,那么日本人很显然是得道其他帝国道德上的支持,而很显然,由于民国政府的软弱无能,再加上三本一郎三人在上海滩失踪,直到现在仍无音信,在舆论导向上便处了弱势。

现在就看民国政府面对危机,怎样出棋了。

当然,杜海生也绝不会指望软弱无能贪污腐败的当政机构能有什么好的对策,恐怕现在他们正在想着如何讨好日本人,甚至赔偿割地的办法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