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 (第1/4页)

“现在军阀仍旧各自为战,虽然经过此次事件以后局面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可大家都知道这表面上的和平也是因为局势的风云突变所促成的,一旦上海甚至整个民国的形势趋于缓和,通过各种手段而得到扩充的军阀,实力大增之下,野心也定会跟着暴涨,那么,无论是北伐军,川军,湘军,东北军,山西军,黔军,桂军,如此众多的军阀派系,再加上中国工农革命军,随便那一家站出来引燃导火索,那内战的全面爆发将不可避免。”

“若是真的出现这样的局面,不要说咱们,即便是蒋某人和汪精卫,也多是束手无策,甚至因为中央军的介入,整个局势将会更加的混乱不堪。”

王亚樵对于什么商业经营之类的,本来就是一窍不通,斧头会的日常经营业务都是他的副手在打理,不过王亚樵对军事颇感兴趣,尤其是对历朝历代的经典战役更是熟记于心,像《孙子兵法》等描写战争战术战略的书籍,他都爱不释手,这其中还包括《三国演义》,《隋唐志》等。

也正因为于此,他对民国的各个军阀派系了解的十分全面,比方说彼此之间的关系,恩怨情仇,都被他了若指掌,杜海生引出的话题,正好如同瞌睡了递过来一个枕头一般,整个现场鸦雀无声,只听得王亚樵站在那里神采奕奕的手舞足蹈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让众人惊诧万分。

若不是眼前这人真身站在自己面前,杜海生打死也不相信这个就是被称作民国第一个杀手本应冷酷无情,沉默寡言的王亚樵。

“我觉得——,所有事情并未想大家想想的那么乐观和简单!”

终于,在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之后,王亚樵终于咽了口唾沫坐了下来,端起一杯水轻轻压了一口,甚是满足的笑着扫视了一番众人。

“呃,周管家还有何不同意见赐教的么?”

见一个面容沧桑的中年男人穿着一身秀才袍坐在那里,淡淡一笑,却是一派儒雅,和于阐也是难分伯仲,颇为自信的说道。

此人正是宋子文御用多年的老管家——周晋!

作为一个下人,无论自己的主子在外边如何风光,可跟自己也没有多大关系,今天来参加聚餐的俱是杜海生的朋友,说句好听的,可谓是各方英豪,说句不好听的,都是杀人不眨眼,吃人肉不吐骨头的主,即便自己是宋家管家的身份让他人敬重甚至畏惧,但这些人中还没有这样顾虑的。

一切也都因为身份的不同,他虽然跟随宋子文一起前来参加,但心中也明白,自己根本没有这个资格来参加几人的对话。

可是,作为一个曾经投效革命军的老人,周晋对军事也是颇有研究,尤其是对时局的变化和预测,更是让宋子文听过都大感惊讶……

第二百一十四章 论战!

杜海生见众人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王亚樵和周晋周管家二人的身上,却对自己做的事情不再关心,禁不住暗自窃喜,终于移花接木了!

至于这两人讨论的问题是,战术还是战略,似乎这一切跟自己都没有任何关系了。

话虽如此说,众人还是看出一把年纪的周晋说这番话的同时,眼中闪烁着灼热的光芒,俱是能感受到他对这个话题所表现出来的狂热甚至到了痴迷状态。

“我觉得现在单方面讨论内战似乎一点意思都没有,一旦战争再次打响,恐怕影响整个战争走势的不单单是国内的派系军阀,有些外部影响也应该考虑其中,比方说日本人,美国人,德国人,虽然中,国,政,府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方,可大家也都知道,胜利方中根本不包括中国。”

“你是说日本军方还会在中国各大军阀内乱的时候趁机再次侵入我华夏领土?”

周晋一番言论,王亚樵闻听也是明显一怔,半信半疑的反问道。

“为什么不呢?”

周晋不从正面回答,反而带着一脸的笑容轻声反问道,虽然语气平淡,却透着几分自信和严肃,不容人有丝毫质疑。

“这次事件,日本人已经吃了大亏,整个国际国内的局势对他们都不利,况且就连他们的天皇陛下也宣布解除对民国的军事临战状态,解散日本各个港口的船只,意思很显然,该干嘛干嘛去吧,现在这个时候,即便是战争到来,日本人还敢不顾国际形势要参与进来么?”

很显然,王亚樵对于周晋的观点不敢苟同,尤其是对于日本出兵这件事情上,他始终认为,虽然在这次事件中,日本军队并没有丝毫损失,可士气的打击却是显而易见的,集合起来的部队,都在日本各大港口准备登船,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