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部分 (第1/4页)

端木云此时心情大好,一摆手,阻止对方继续再讲下去,负手挺胸,一副自信满满的承诺道……

第三百五十三章 露出马脚!

当杜海生和宋子文联合在报纸上发布消息以后,整个上海城都为之沸腾和振奋了。老百姓奔走相告,终于,杜海生的承诺没有放空。

一时间,凡是杜氏企业以及宋子文的商业公司的店铺,都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甚至有些地方排起了长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甚至老百姓中间流传着一句话,信神不如信海生,这也算是对杜海生所作所为的一种认可,人心所向,老百姓虽然愚钝,但并不傻,心中也有一杆秤。

不过,因为第一批的肉类制品数量并不多,杜海生和宋子文商量好,便决定采取定量销售的政策,一旦发现有人重复购买,将会被取消购买肉类制品的资格,而且登录在案,凡是购买粮食和其他东西,也将付别人高出双倍的价格,为了确保政策能够彻底实行,甚至,杜海生采取了实名制的手段,凡是购买肉类制品的老百姓,必须要签上自己的真实姓名,住址,以及自己的子女,妻子姓名,看似有些麻烦,但也杜绝了重购事情的发生。

因为采取的措施得当,老百姓也表示出了足够的理解,两天来,并没有类似事件的发生。虽然购买者众多,但人们还是表现出了极高的素质。

张子涵,陈东,铁柱三人各自负责一片区域,来回巡逻,维持那里的治安,周文山甚至也出动了警力,按照他的说法,自己虽然其他忙帮不上,这点小忙还是不成问题的,再则,老百姓能够过个祥和快乐的春节,他这个警察局局长心里也跟着舒服。

张子涵背着双手在排起的长队中来回扫视着,他自从跟了杜海生,房子有了,车子有了,女人也有了,可谓反顺风顺水,势头正劲。

只是,最近一段时间,杜海生对杜氏企业实行了较大的改革,成立了地产,肉制品,纺纱,制衣,粮食,贸易,酒店等公司,每个公司都有独立的经理,而这些公司的经理,很多都是名不见经传,甚至有很多人原来都不是杜氏企业的员工,或者是企业中的底层干部,却被杜海生直接提上了公司,部门经理的位置上,其中,张立明又是典型的代表,而现在,只有他还在保安部门当一个部长,并没有得到提升的机会。

虽然很多人都为他打抱不平,认为最近成立的公司,应该有他的一席之地,甚至有人鼓动他去找杜海生讨个说法。

对于这些,张子涵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上,杜海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比这些兄弟都了解,想要得到他的重用,就得拿出真本事,成绩给他看,并不会因为你跟他早,是他的朋友,就让你有特权,没有能力,就意味着你永远得不到提拔的机会。

杜海生不用自己,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做的还不够好,达不到他的要求,最近一段时间,张子涵也在暗中发力,开始看书,练字,甚至还找了先生来教自己,为的只有一个,尽量汲取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张子涵比任何人都看重杜海生对自己的评价和任用,但心态却比任何人都更为平和。

毕竟,自己是从一个地痞无赖,坐到现在这个位置上,跟那些还在码头上,忍受着天寒地冻抗麻袋的苦力来说,现在的生活不止好数百倍,有房子,有车子,有女人,等过个两年,再生个胖小子,他还有什么奢求的呢,人生的乐趣,不就是在此么,心态平和,才能干出一番事业。

这是杜海生曾经说过的话,张子涵却深深记在了心里,从来不曾忘记,他坚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会让杜海生重用自己。

突然之间,他将目光锁定在了一个排队购买猪肉的男人身上,只见这个男人身高不过一米七,身着一件粗布衫,光头,肥头大耳,眼睛时不时的看向自己,神情中带着几分紧张,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看了片刻,玩味一笑,了呵呵的走了过去。

到了这人的跟前,一拍他的肩膀,眯着眼睛道:“张三,你怎的也来排队了?”

原来,这二人竟然是老熟人!

“张……子涵兄弟!原来是你啊,我说怎的这么眼熟,怪不得呢!”

张三本来想喊对方的外号,突然意识到,站在他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已经今非昔比,不再是那个被人鄙视的街头混混,小流氓,只看对方穿着的衣服布料和派头,就知道,现在这个年轻人已经飞黄腾达,想起以前自己无数次的侮辱过对方,心中就一阵发怵,但,他并不知道张子涵现在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不是他看着张子涵眼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