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部分 (第1/4页)

候,若是吴佩孚有其他想法,只怕想要调动虎狼两个独立师团也断然不可能。

这也就意味着,虎狼两个独立师团真正的掌控者,还是他。

这个决定,一石三鸟,第一:间接帮助了吴佩孚,让其不再猜忌,也更加平衡了江南铁血军团各个军之间的军事实力,第二:通过段天虎的任职,让他进一步加强了对这两个独立师团的控制,第三:则是让孙传芳、黄金荣等人看看,他的心胸是多么的宽广,而且,对于江南铁血军团绝没有任何二心。

一个决定,能够换来如此多的好处,他高兴还来不及,自然不会进行反对。

只是,段天虎本人有些想法,但在这样的场合之下,只得先选择接受,至于其他的问题,等到会议结束之后,再问老大便是。

会议从十一点三十分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左右方才结束。

即便是午饭的时候,杜海生也只是吩咐食堂给他们随便做了一些送了过来,在军部匆匆吃过继续进行会议。

而会议期间,再次将江南铁血军团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杜海生并不像上次在周庄军事会议上那样,对双方的态度保留了意见,对谁都显得暧昧,这一次倒是态度有些松动,虽然言辞还是有些让人难以捉摸,但从他的态度和神情上来看,似乎更倾向于出兵。

只是,这个话题最后还是不了了之,毕竟,像如此重大的决定,关系到江南铁血军团几十万将士的性命和未来的命运,断然不会在一两次的闭门会议上就能达成共识,不怕有分歧,有了分歧,那就坐下来谈,直到将所有的分歧都消灭为之。

相比于上一次的全面分歧,这一次的保守派和激进派的分歧就显得要小得多,更多的是集中在如何走出去,走出去后的后果以及其他一些事宜。

并决定,在一个月后将会举行第二次闭门磋商的军事会议。

除了上述两点,还有一点大家最为关注的事情便是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白崇禧等为首的讨伐军和南京蒋某人之间所发生的中原大会战,针对目前所出现的形势,两军军力的变化,以及战场上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杜海生则是将矛头直接对准了张宗昌,他要有所作为,就必须从这个禽兽不如的大败类开始下手。

“我认为,未来两军之对垒的胜负结果,现在还不到完全明了的时候。”

薛岳接过孙传芳的话,站了起来,接过对方手中的指挥棒,来到会议室墙上挂着的巨型军事地图旁边,指着其中几个地方道:“此次中原大会战,双方主要之兵力集中在山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及龙海沿线,其中,河南、安徽、山东之战况最为激烈和残酷,眼下,刘峙所部在河南许昌、新郑等地遭到冯玉祥所辖部队的疯狂狙击,停滞不前,大有败退的态势,而山东一线,陈调元所属预备役总队和张宗昌的山东军队则被阎锡山、石友三、孙殿英、孙良诚联军压制在聊城、德州、济宁、枣庄一线,能够活动的空间已经越发狭小,而且,阎锡山之联军大有决心吃掉陈调元所部的架势。”

“岳军长之意,这一场中原大会战,最后的胜利者很有可能是阎锡山、冯玉祥领导下的联军了?”

唐生智侧着脸看着薛岳在军事地图上指指点点,问道。

“不是!”,薛岳摇摇头,很是肯定的回道:“刚才薛某已经说过,这场战争,现在虽然看似明朗,其实,关键还在一个地方,若是赢,则全盘赢,若是输,只怕也要全盘输,虽然山东、河南、安徽、山西这三地已经被联军所牢牢控制着局面,但也并非没有出现意外的可能。”

“不知薛军长所谓的关键之地,在何处?”

这句话,是杜海生问的,他其实早已知道了目前形势下,决定胜负的关键之地就在湖北重镇,武汉,只是他故意装作很是迷糊的问道。

“湖北。”

果然,薛岳和杜海生心中所想一模一样。

薛岳见众人都没有说话,又道:“确切的说,是武汉。”

然后转过头,手中的指挥棒一点地图,道:“大家看这里,武汉,乃是湖北省会,民国交通之水陆要道,乃是仅次于上海的民国第二经济城市,而这里,不单单有足够强大的经济、工业、商业基础,还有汉阳军工厂,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等一大批军工企业,扼守长江天险,占据要塞之城,而且,乃是平汉铁路,粤汉铁路的起始点和终点,北接河南,东连安徽,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